相关习题
 0  145395  145403  145409  145413  145419  145421  145425  145431  145433  145439  145445  145449  145451  145455  145461  145463  145469  145473  145475  145479  145481  145485  145487  145489  145490  145491  145493  145494  145495  145497  145499  145503  145505  145509  145511  145515  145521  145523  145529  145533  145535  145539  145545  145551  145553  145559  145563  145565  145571  145575  145581  14558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日,一则“北大教授称成人喝三聚氰胺不伤身”的报道在网络上炒的纷纷扬扬,导致沉寂已久的三聚氰胺再次浮出水面.通常1kg牛奶含有0.2kg的氮(牛奶主要成分是含氮的蛋白质)才刚好合格,因此不法供应商就将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C3H6N6)掺入加水的牛奶中以通过检测.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2)三聚氰胺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1:14;
(3)25.2g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6.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集气瓶A中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图B是水的电解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用坩埚钳夹住已擦亮的镁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进盛有二氧化碳集气瓶中(图C),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本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在氧气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木条熄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是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氢气.
(2)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火箭使用C2H8N2(偏二甲肼)和N2O4为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为CO2、N2和H2O.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1C2H8N2+2N2O4═2CO2+3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甲烷(CH4)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4)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是小红和她的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而设计.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判断其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1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4)如图2是硫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个集气瓶底部的水各有什么作用?
甲: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乙: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②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否都换成细沙?为什么?甲瓶中底部的水能换成细沙,细沙能将瓶底降落的熔化物隔开;乙瓶中底部的水不能换成细沙,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知道了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1.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白烟,放热.红磷足量的目的是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
若用图I装置实验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总体积$\frac{1}{5}$,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空气总体积$\frac{1}{5}$弹簧夹没夹紧.(各写出一点即可)
(2)图2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mL.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气+铜$\stackrel{加热}{→}$氧化铜.
(3)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可用木炭替红磷完成该实验.④氮气难溶于水.其中正确的是:④(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2)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更旺(旺/弱),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上(上/下)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