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5878  145886  145892  145896  145902  145904  145908  145914  145916  145922  145928  145932  145934  145938  145944  145946  145952  145956  145958  145962  145964  145968  145970  145972  145973  145974  145976  145977  145978  145980  145982  145986  145988  145992  145994  145998  146004  146006  146012  146016  146018  146022  146028  146034  146036  146042  146046  146048  146054  146058  146064  14607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现有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河水  ⑥氯酸钾  ⑦矿泉水 ⑧水银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②⑤⑦,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①③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填写表格空白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Al2O3加快了反应的速度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探究Al2O3的质量没有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Al2O3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将Al2O3放入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仍旧能加快反应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学习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图一)后,某学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注:通电后装置内的红磷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装置中的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耗尽氧气.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大量白烟.
(2)【图二装置】:同学们认为该设计避免了在瓶外燃点红磷的不便,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其中小气球的作用是缓冲瓶内压力突然升高.
(3)【图三装置】(A装置为密闭、透明容器,B容器中水足够多):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装水使A、B装置中液面相平,然后调整B装置的高度,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则出现的实验现象为有液面差.
②当通电开始反应到冷却到室温,A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液面先下降后上升,为了减少误差,读数前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调整B装置的高度使AB液面相平,最终水面会到达1刻度.
(4)【图四装置】:同学们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探究木炭能否在该实验中代替红磷,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实验失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B中都有水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如采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需做的改进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C相对于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选择D装置收集的理由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有同学建议用如图2装置代替装置B,你认为右图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物质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选用图中A装置,收集氨气选用图中E装置.
(6)如图3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贮气用途的装置.
①当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瓶内没有水,气体从a(填a 或b)处导管通入.
②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装满水,氧气从b(填a或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地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最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含量(体积分数)0.03%.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3)自然界能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写一条能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大量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④⑥①⑤⑦③B.②④⑥①⑤③⑦C.④②⑥①⑤⑦③D.④②⑥①⑤③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C、D、E分别是一氧化碳、水、氧气、氧化铜、过氧化氢溶液中的一种.如图所示,用圆表示这六种物质,“→”表示物质转化关系,“-”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化学式是H2O.
(2)E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3)写一个B→D的非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面是碘和高锰酸钾溶解性比较实验,从实验中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碘在汽油中聚成碘分子集团
B.高锰酸钾在水中分散成看不见的微粒
C.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D.不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C;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E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集气瓶内水排尽或瓶口有气泡冒出;
(3)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A或B,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填“a”、“b”)a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1年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5时30分,随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C.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氧气(或空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曾试图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水能降低环境温度,使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4)调査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A.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