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058  146066  146072  146076  146082  146084  146088  146094  146096  146102  146108  146112  146114  146118  146124  146126  146132  146136  146138  146142  146144  146148  146150  146152  146153  146154  146156  146157  146158  146160  146162  146166  146168  146172  146174  146178  146184  146186  146192  146196  146198  146202  146208  146214  146216  146222  146226  146228  146234  146238  146244  14625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02---氧离子B.2H--2个氢元素C.N2--2个氮原子D.Hg02--氧化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往玻璃片呼气
B.
氢气燃烧
C.
火药爆炸
D.
铁钉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们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给实验带来干扰.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910
温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反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Artemisinin,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氧化物
B.青蒿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C.青蒿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氢元素
D.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a(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总需要氧气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2个铁离子2Fe3+;②3个氨分子3NH3.③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为Hg;④厨房中能调味和防腐的一种盐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白色的.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都属于氧化物(答出一点即可).
【进行实验】
(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久置的镁粉中除镁元素外,还含有的元素是C、H、O

久置的镁粉中含有碱式碳酸镁
(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
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久置的镁条是放置在常温下的空气环境中,实验(2)是将镁粉在加热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下面是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从图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分子
B.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C.图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
序号物质性质用途
A一氧化碳还原性冶炼金属
B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
C氮气稳定性食品防腐
D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