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144  146152  146158  146162  146168  146170  146174  146180  146182  146188  146194  146198  146200  146204  146210  146212  146218  146222  146224  146228  146230  146234  146236  146238  146239  146240  146242  146243  146244  146246  146248  146252  146254  146258  146260  146264  146270  146272  146278  146282  146284  146288  146294  146300  146302  146308  146312  146314  146320  146324  146330  14633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已知:反应①是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常用方法,D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示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①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②为CaO+H2O═Ca(OH)2.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作建筑材料(或作补钙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B.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40.8克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CO2↑+H2O.

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计算出22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碳酸钠质量是21.2g,氯化钠质量是0.8g
(3)图甲中C点时刻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收藏家收藏了一件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的清末铝制品,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硬度大,不易破碎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物具有保护内部的铝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
(1)苯甲酸钠由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15个原子;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8;
(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学生要进行一系列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飞溅堵塞导管,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收集装置选择D或F.
(4)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装置是D(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用G图收集氨气应从b(填a或b)端通入,理由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不再逸出后,测得其残留液pH 等于2.此时取反应后澄清溶液10g,逐滴匀速滴入10.6%的碳酸钠溶液,若1秒滴入0.1g碳酸钠溶液,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1)若向残留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红;
(2)实验中,曲线B点之前澄清溶液中的离子有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3)C点时溶液中有多少白色沉淀?
(4)CD段上升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且碳酸钠溶液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有少量的硫化物.某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I═CO2↑+H2O+CaCl2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四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HCl<H2SO4<H2S<H2CO3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五氧化二磷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C(填字母)
A.HCl+NaHCO3═NaCl+H2O+CO2
B.2HCl+CaS═CaCl2+H2S↑
C.H2S+CuSO4═H2SO4+CuS↓
(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a.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HCl、H2S、和水蒸气;
b.上述装置中,A是CuSO4溶液,此溶液主要可以吸收HCl;
c.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不可能是碱石灰、生石灰(用标号表示).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CO2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及其性质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②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③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④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⑤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frac{a-b}{a}$×100%;$\frac{b}{a}$×100%;
【拓展探究】
①重复【设计并进行实验】步骤1.
②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AgN03=Zn(N032+2Ag.
(2)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4)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铜丝表面无变化猜想①成立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猜想②成立
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
滴稀盐酸
滤液无明显变化猜想①成立
生成白色沉淀猜想②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