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359  146367  146373  146377  146383  146385  146389  146395  146397  146403  146409  146413  146415  146419  146425  146427  146433  146437  146439  146443  146445  146449  146451  146453  146454  146455  146457  146458  146459  146461  146463  146467  146469  146473  146475  146479  146485  146487  146493  146497  146499  146503  146509  146515  146517  146523  146527  146529  146535  146539  146545  1465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并分析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B.铁生锈
C.活性炭吸附有色气体D.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硬度小,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2)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发光,发热,燃烧.(写出一条)

(3)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
(4)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石蜡蒸汽.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
(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吸收水)、装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
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
①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1.8g.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
③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质量.
④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说明理由.不能,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Ⅱ、装置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H2O2;B的名称水
(2)C的用途之一为支持燃烧.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
(4)反应②的宏观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
 
F、Cl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1个电子
B.向汤中加入少量的NaCl整锅汤变咸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化能用化学变化解释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C.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D.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A、B、C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B物质用途有灭火,A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类型可能为CuO+2HCl═Cu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

①CO分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3:4;
②O2-核外电子数为10;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1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2)华雪同学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制取氢气,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在解释“不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时,华雪同学认为可能是锌粒与稀硫酸脱离了接触,你认为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①空气是混合物的原因是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
②人生病发烧测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很快上升,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