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625  146633  146639  146643  146649  146651  146655  146661  146663  146669  146675  146679  146681  146685  146691  146693  146699  146703  146705  146709  146711  146715  146717  146719  146720  146721  146723  146724  146725  146727  146729  146733  146735  146739  146741  146745  146751  146753  146759  146763  146765  146769  146775  146781  146783  146789  146793  146795  146801  146805  146811  14681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去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了H7N9禽流感.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人们将家禽捕杀、掩埋,并在禽舍和掩埋坑中洒上大量热石灰.
(1)熟石灰属于碱(填“酸”、“碱”或“盐”).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2)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将1g 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若不计溶液损失,得到溶液的质量是100.15g.将该溶液降温到20℃,是否有固体析出否,(填“是”或“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B(填序号)
A.不变B.增大C.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氧化铁;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3)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注酸入水,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盐酸是HCI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HCl=CaCl2+CO2↑+H2O;.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此时B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变红;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与C直接相连,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二:固体全部为Na2CO3
猜想三: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填“>”、“<”
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小组同学在称量26.6g样品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小组同学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添加样品至天平平衡.
(6)试求26.6g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气泡均匀冒出时;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BE(从A-E中选择),理由是①④.(填序号)
①常温下能发生反应  ②反应条件是加热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难溶于水.
(3)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填a或b),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efcd(用c、d、e、f等字母表示);
(4)小婷同学取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色,但加热后红色不褪,对这一变化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B(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碱,C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E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的生产.将它们配成溶液后,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E能反应
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互间能反应,“→”
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
(1)写出A、E的化学式:AHCl,ENa2CO3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B与E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有沉淀,反应物都可溶;
(3)如果用另一种化合物来代替C,其它物质和条件不变,也符合如图所示要求,那么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填序号);由图可知,形成饱和溶液的影响因素是温度;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
(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BD(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确定NaOH溶液是否变质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除去MnO2粉末中的KCl杂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杂质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③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④甲烷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O2、CO、CO2、CH4.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CO2;具有还原性,而且有毒的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