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210  147218  147224  147228  147234  147236  147240  147246  147248  147254  147260  147264  147266  147270  147276  147278  147284  147288  147290  147294  147296  147300  147302  147304  147305  147306  147308  147309  147310  147312  147314  147318  147320  147324  147326  147330  147336  147338  147344  147348  147350  147354  147360  147366  147368  147374  147378  147380  147386  147390  147396  14740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现象Ⅰ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有气泡产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CaCl2.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CaCl2 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甲组同学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氢气,因盐酸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气体不纯,现欲制备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纯净的氢气,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CF.
②反应装置中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③锌与稀盐酸混合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将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无法判断”之一)
(2)乙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固体样品(CxHy)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C1→G→C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使该有机物固体样品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C1,利用C2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算出的该有机物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偏大(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③仪器G的玻璃管中放入一定质量的有机物固体样品,有机物样品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C2质量增加ag,仪器D质量增加bg,则试推算该有机物样品(CxHy)的化学式中x、y的比值:$\frac{x}{y}$=$\frac{9b}{44a}$.(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该方法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X+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NaHCO3(填化学式).
(2)在反应②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H2O.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t1℃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氢氧化钠(填物质名称)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会逐渐溶解.
(5)当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请说明提纯的原理: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在同一时间内析出的晶体多,而氯化钠几乎无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燃烧D.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一化学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钠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该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0.6%;
(3)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8.7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
①可能是碳酸钠: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原因是溶剂蒸发,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小林和小亮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配成溶液,将溶液等分成3份,分别注入3支干净的试管中,做如下实验,请你和他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1)小林同学往第1支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猜想②成立的结论.小亮认为小林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
(2)于是小亮同学往第2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猜想③成立.他们把结论向老师汇报,老师认为小亮的结论也不正确,原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有氢氧化钠生成,因此小亮的结论也不正确
(3)你的实验如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往第3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其中含有碳酸钠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无变化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①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给我们的启示:取完试剂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知道钠位于铜的前面,认为钠应该可以把铜置换出来,可是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把铜置换出来,而是产生了无色气泡和蓝色沉淀.该同学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就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能与水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煤油的作用是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
(2)已知: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对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是NaOH和H2,乙同学猜想是NaOH和O2,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若生成NaOH和O2,则该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解释与结论】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并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知识拓展】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推测K、Ca不能(填能或不能)把硫酸铜溶液中铜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②中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B.反应③中D物质可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铁
C.C物质是盐酸
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A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要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可采取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若要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将活塞关闭.
(4)草酸晶体(H2C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frac{\underline{\;\;△\;\;}}{\;}$ CO↑+CO2↑+3H2O,若要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①反应条件需要加热②草酸晶体在101.5℃会熔化因此试管口朝上,为了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下列装置中最佳的是丙,在洗气瓶中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验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所需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HCl,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C.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只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用FeCl2溶液、Cu、AgNO3溶液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