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273  147281  147287  147291  147297  147299  147303  147309  147311  147317  147323  147327  147329  147333  147339  147341  147347  147351  147353  147357  147359  147363  147365  147367  147368  147369  147371  147372  147373  147375  147377  147381  147383  147387  147389  147393  147399  147401  147407  147411  147413  147417  147423  147429  147431  147437  147441  147443  147449  147453  147459  14746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向某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持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减少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frac{\underline{\;\;△\;\;}}{\;}$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药品或方法
A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CaO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
CN2O2灼热的铜网
DNaClKNO3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分子2HB.4个水分子 4H2OC.钴元素COD.3个氧原子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沉淀也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滴加的稀盐酸不足量.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过滤,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取滤渣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色
有气泡产生
猜想 III成立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难溶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甲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N(填“M”或“N”).
(3)50℃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液的酸碱性时发现,Mg与NH4Cl溶液(酸性)反应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NH3和HCl常温下会生成NH4Cl   固体;NH3、HCl极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①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含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中无HCl.
②为了探究NH3和H2是否存在,又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Ⅰ.A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有NH3
Ⅱ.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H2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H3和H2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无需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合理,因为HCl和NH3不能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变无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
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
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无水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需要2g氢氧化钠固体(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AD或AF(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③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C(填编号);
④图G是收集M气体的实验装置,据此可推测出M具有的性质为AC(填字母序号).
A.M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B.M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M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    D.M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①甲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Mg、Cu、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Fe>Cu.
②如乙图所示,将甲图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D.
A.滤液中一定没有CuSO4     B.滤渣中一定没有Mg、Fe
C.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   D.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Fe
③在丙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A、D(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10203040
溶解度
g/100gH2O
氯化钠35.836.036.336.6
碳酸钠12.221.839.7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100g水;
②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③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