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442  147450  147456  147460  147466  147468  147472  147478  147480  147486  147492  147496  147498  147502  147508  147510  147516  147520  147522  147526  147528  147532  147534  147536  147537  147538  147540  147541  147542  147544  147546  147550  147552  147556  147558  147562  147568  147570  147576  147580  147582  147586  147592  147598  147600  147606  147610  147612  147618  147622  147628  14763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 
 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
儿童生长缺锌元素→导致智力低下
家中天然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海产品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羊毛布料和棉质布料→点燃闻味
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淀粉溶液 
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和土壤板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
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氧元素O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②$\stackrel{+2}{CaO}$在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金刚石、一氧化碳、氧化钙、硝酸钾、熟石灰等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成.用化学式填空: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CaO
②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KNO3
③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CO
④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Ca(OH)2
⑤可用来放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n(填“<”或“>”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镁带的质量为xg;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之后生成的白色固体质量为yg. x和y的关系为:x<y(填“<”或“>”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b(填“<”或“>”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人类生活离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图为某“取暖片”外包装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水、氧气等物质共同作用才坐生锈.
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钠的作用是加快铁粉的锈蚀,放出更多的热量.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和CuSO4溶液   B.Mg和MnSO4溶液  C.Mn和FeSO4溶液
①Fe和CuSO4溶液反应,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由蓝色慢慢变成浅绿色,溶液质量变小(填“大”、“小”或“不变”),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顺序为Mg>Mn>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生活中蕴藏科学,留心处皆为学问.请用序号填空.
①NaCl、②CaO、③NH4H2PO4、④C6H12O6 ⑤CH4
②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鸡蛋;⑤为最简单的有机物;③可作复合肥料;④是人体血糖中的“糖”;①可用作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
(2)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做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燃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化学方程式表达上述反应.
①分解反应: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②化合反应:CaO+H2O=Ca(OH)2
③复分解反应:K2CO3+Ca(OH)2=CaCO3↓+2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回答正确的是(  )
A.将仪器a与d连接,可采用水湿润的办法,使a更易插入d中
B.图乙所示的操作不会造成液体飞溅
C.可利用装置丙丙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D.在图丙中为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可先用图丁中的f代替图丙中的长颈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的最终现象,不能证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何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2NaOH+MgCl2═Mg(OH)2↓+2NaCl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溶液B,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3)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CaCO3(填化学式).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加入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过量的,所以溶液中会残留着二者,因此最后得到的氯化钠也不是纯净的.
(5)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在操作④中加入盐酸,至恰好没有气泡冒出后就停止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把试纸和标准比色卡对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3)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取适量氯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测其溶液的pH.
(4)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5)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盐酸.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
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试管中剩余固体仍含有碳酸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7)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盐酸的浓度增大.
【拓展延伸】
(8)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碳酸钙和盐酸继续反应
(9)假如用100g 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或“=”)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