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446  147454  147460  147464  147470  147472  147476  147482  147484  147490  147496  147500  147502  147506  147512  147514  147520  147524  147526  147530  147532  147536  147538  147540  147541  147542  147544  147545  147546  147548  147550  147554  147556  147560  147562  147566  147572  147574  147580  147584  147586  147590  147596  147602  147604  147610  147614  147616  147622  147626  147632  14764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一课外小组实验中,小组的同学需要用到KCl溶液、NaOH溶液和K2CO3溶液,这三种溶液分别盛装在三个试剂瓶里.小红同学发现小明同学在用同一支滴管取用三种溶液时,并没有清洗滴管,认为小明同学的操作错误,三个试剂瓶里的试剂可能受到污染而不能再使用.那么,KCl溶液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了呢?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K2CO3溶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KCl溶液可能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盛装KCl溶液的试剂瓶中,其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假设】
假设1:溶质的成分有NaOH、KCl
假设2:溶质的成分有KCl、K2CO3、NaOH
假设3:溶质的成分有KCl、K2CO3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假设2是成立的.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经过以上实验,证明假设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氯化钠在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1)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100g氯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28.7g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1.7%.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Na2CO3溶液也呈碱性.
①配制500mL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1.04g/cm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1.2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B.
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
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
③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
Ⅰ.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66.7g(精确到0.1g).
Ⅱ.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请你参与以下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直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小明同学通过图1所示实验,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KOH═K2SO4+2H2O.
②小红同学采取测定混合溶液pH的方法.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钾溶液的pH,然后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定的pH等于7时,可证明发生了反应.
(2)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军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①把滴管里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滴入锥形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
②为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还需要在原来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该实验的操作是取同样的装置,向里面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化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A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污染氧气.
(3)选择B、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在用胶皮管连接B、C装置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然后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D.
(5)如表所示,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都正确的是A.
选项ABC
试剂NaOH溶液CuO固体浓硫酸
部分
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是酸,A、F是碱,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A+B→C+D    ②C+F→A↓(红褐色)+Na2SO4    ③E+B→C+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Fe(OH)3;BH2SO4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2Fe(OH)3+3H2SO4═Fe2(SO43+6H2O;
反应②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粗盐样品中含有钙、镁的氯化物和硫酸钠等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试剂A”的化学式为Ba(OH)2
(2)判断所加“试剂A”是否过量的具体操作是滴入酚酞溶液.
(3)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充分除去滤液中的镁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4)“沉淀a”的组成是BaCO3、CaCO3、MgCO3、Mg(OH)2(填化学式).
(5)“操作⑤”中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C物质20g.
(2)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3)当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AB物质的溶液.
(4)称取A、B、C三种物质各30g分别溶于100g水配成溶液,当温度控制在大于t1℃小于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物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硫酸铝也可用于净水,写出制取硫酸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
(2)金属钛被广泛用于火箭、船舶等装备的制造.生产钛首先要制得四氯化钛(TiCl4),制得四氯化钛的方法是:使金红石(TiO2)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入氯气,制得四氯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
(3)将澄清石灰水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当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OH-、Na+(填离子符号);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合理均可)溶液,也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B.
A.甲烷     B.金刚石      C.硫酸铜      D.氮气
(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