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727  147735  147741  147745  147751  147753  147757  147763  147765  147771  147777  147781  147783  147787  147793  147795  147801  147805  147807  147811  147813  147817  147819  147821  147822  147823  147825  147826  147827  147829  147831  147835  147837  147841  147843  147847  147853  147855  147861  147865  147867  147871  147877  147883  147885  147891  147895  147897  147903  147907  147913  14792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①葡萄榨汁②葡萄酿酒③用土烧制瓷器④用土堆成土丘⑤稻草造纸⑥用纸制作风筝⑦头发剪断⑧头发长长.
A.①③⑤⑧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如图进行实验.

(1)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a(OH)2═CaSO3↓+H2O.
②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 
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需进行尾气处理.
④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与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其理由是活性炭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是化学变化.
【结论】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2)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方法是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至少写两种).
(3)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实验设计一】
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与NaOH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反思与评价】
通过大家分析讨论,认为可能还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
猜想二、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
【实验设计二】为证实猜想三,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排除水中溶解的O2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
方滴一些植物油.
隔绝O2
【理论分析】猜想一不对,理由是若酚酞试液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猜想二也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三也不正确,理由是实验过程中试液一直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请用化学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第(1)问用化学用语表示)
(1)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下列物质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的结构.据此推测下列②-④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④(填序号).
  ②H-O-H   ③O=C=O ④
(3)若分别用○和●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
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图所示,若用A代表○、B代表●,请用A、B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2+B2=2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
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酸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lmL~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中性或酸性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OH-(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直到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人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有机物
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含66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C.森林发生火灾,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D.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10g生锈的铁片放入4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0.2g,试求:
(1)铁片中单质铁的质量;
(2)铁片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3)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方案二(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NaOH和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锌粒(或碳酸钠等),实验现象及结论是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