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8151  148159  148165  148169  148175  148177  148181  148187  148189  148195  148201  148205  148207  148211  148217  148219  148225  148229  148231  148235  148237  148241  148243  148245  148246  148247  148249  148250  148251  148253  148255  148259  148261  148265  148267  148271  148277  148279  148285  148289  148291  148295  148301  148307  148309  148315  148319  148321  148327  148331  148337  14834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磷保存在水中B.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根据下面实验内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
B.铝片放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  2NaOH+BaCl2═Ba(OH)2↓+2NaCl
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家庭自酿葡萄酒B.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C.卤水点制豆腐D.84消毒液漂白织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1515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m0.02
试求:
(1)m的数值0.04.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对如表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评价化学反应类型 
MgCl2$\frac{\underline{\;\;△\;\;}}{\;}$Mg+Cl2 ②分解反应 
 Al+O2$\frac{\underline{\;点燃\;}}{\;}$Al2O3 ③ 化合反应
 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评价序号:①完全正确     ②反应条件不正确   ③没有配平   ④违背客观事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不能(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A(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A.36:3       B.40:3       C.4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水的天然循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淡水,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欲对水样进行净化,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水样净化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入一个活性炭包,其目的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