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8160  148168  148174  148178  148184  148186  148190  148196  148198  148204  148210  148214  148216  148220  148226  148228  148234  148238  148240  148244  148246  148250  148252  148254  148255  148256  148258  148259  148260  148262  148264  148268  148270  148274  148276  148280  148286  148288  148294  148298  148300  148304  148310  148316  148318  148324  148328  148330  148336  148340  148346  14835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BD(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选用的装置是AC或AE.
(4)小影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0.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A或B,与A装置相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便于在反应过程中添加液体试剂更方便.
③选用F装置收集CO2时,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气体已满.
(2)若在实验室用C作为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采用的药品是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收集气体时,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
(4)实验室常用D装置来制备氯气(Cl2),推测其反应物可能是③(填序号).
①水和木炭     ②氯化钠固体和二氧化锰     ③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
Ⅱ.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分解产生的是黑色固体.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沉淀不消失
猜想一
错误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NaOH浓溶液中,充分振荡
沉淀消失,溶液变成亮蓝色
猜想二
正确
【结论与反思】
(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NaOH溶液中溶解并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2NaOH=Na2Cu(OH)4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资料Ⅰ显示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而表格1可知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3)若同学们将药品的加入顺序改为把饱和NaOH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CuSO4溶液中,将出现的现象是蓝色固体开始不消失;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X是长颈漏斗.
(2)若将装置A和D(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流到管底造成试管炸裂.
(3)装置A、B都可以用作制氧气的装置,若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选择B(或A)装置,选择该装置的原因是产物是水和氧气,环保清洁,催化剂可重复利用,节约药品(或实验操作简单、节能,无污染)(或药品廉价,易得等合理答案均可).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所用仪器按连接顺序依次为BFCG(填字母顺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做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时,因通入CO2时间较长,发现变浑浊的溶液又变澄清了,于是想进一步探究,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又变澄清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1)CaCO3可与CO2和H2O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
(2)CaCO3在825℃以上才能分解;
(3)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
【讨论交流】(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分析,你认为相同温度下,Ca(HCO32的溶解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CaCO3的溶解度,所以变浑浊的溶液又变澄清了.
(3)小明联想到老师讲过NaHCO3受热易分解的知识,他推测Ca(HCO32受热也会分解,于是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验证】(1)取适量变澄清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对其加热时,观察到溶液未沸腾前有无色气泡冒出,同时溶液变浑浊.将试管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固体不消失,这说明小明的推测是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取少量(1)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
(3)将(1)中试管内剩余物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
【实验分析】你认为上述(3)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的成分应该是B(填字母).
A.CaO          B.CaCO3          C.Ca(HCO32
【拓展应用】(1)硬水中常含有较多Ca(HCO32、Mg(HCO32,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其硬度.
(2)在家中,要去除水壶内的水垢,可选用C(填字母).
A.纯碱溶液          B.食盐水          C.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无现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肯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取滤液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
C.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2种
D.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锈钢水壶中的锰会让人智力低下”等传言.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钟凯作了解答.“不锈钢材质中的锰含量与迁移量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合金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增强.”钟凯指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金属迁移量是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浸泡模拟出来的,如果这种状态下迁移量都没问题,日常使用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人体本身就需要一些微量元素锰元素,而且对锰有一定耐受能力,几乎不会缺,也不会多.”钟凯解释.锰是人体中一些重要生物酶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骨骼健康、抗氧化、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阅读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锈钢是纯净物  ②不锈钢属于合金  ③合金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④合金比纯金属稳定  ⑤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⑥人体中缺乏铁、钙、锰等元素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要多多摄入.
A.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水槽.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要求随时能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则应选择的组合装置是B、D(从A-E中选择).
(3)以上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将导管移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4)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欲使用F、G装置将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cdab(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表是固体A、B、C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60 80 100
溶解度/g 固体A 35.736.0 36.637.338.4
 固体B 13.3 31.6 63.9110169
 固体C 35.0 44.557.6 55.0 50.0
(1)若饱和溶液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2)将8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C.
(3)精制A时,通常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请据表分析,其原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4)20℃时,溶解3.5g的固体C,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Ar.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电子层数相同.
(6)硫与氧气的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