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8708  148716  148722  148726  148732  148734  148738  148744  148746  148752  148758  148762  148764  148768  148774  148776  148782  148786  148788  148792  148794  148798  148800  148802  148803  148804  148806  148807  148808  148810  148812  148816  148818  148822  148824  148828  148834  148836  148842  148846  148848  148852  148858  148864  148866  148872  148876  148878  148884  148888  148894  14890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某化工厂生产的某固体产品中除了含有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g,经充分加热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原样品中无NaHCO3
B.若m1>m2,则原样品中一定有NaHCO3
C.若53m1/84<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Na2CO3
D.若53m1/84<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①钴(Co)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中+3价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Co2O3
②硝酸铵在受热或受到撞击时,会剧烈分解:NH4NO3$\frac{\underline{\;撞击\;}}{\;}$N2O+2H2O,这一性质可用于汽
车的安全气囊.
③室温下将1克氧化钙放入99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填“>”、“=”或“<”),其中阴离子符号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氧化钙 (碳酸钙)--高温至质量不再减少
BCO2气体(HCl)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CNaCl固体(BaSO4溶解、过滤、蒸发
DNaCl固体(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水和双氧水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持续产生气泡
C.加碘盐中加入淀粉变蓝
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 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H2O(写化学式).
③若观察到装置F不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NaOH    猜想2:是NaHCO3     猜想3:是Na2CO3
你认为猜想1、2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
【进行实验 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
(3)实验之后,该小组对实验进行反思.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会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固体中有碳酸钠.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O2+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如图所示,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化学式:ACaO,DNa2CO3
(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3)B→F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图1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试管是2(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图2表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物凝聚           B.通过沙滤池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通过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物质   D.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3)我国南海海岛众多,但淡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原理如图3
所示.
①在相同时间内,海岛上晴好天气比阴雨天气制得淡水更多,其微观解释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②若某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利用该装置将1000kg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测定发现,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原来海水的十倍,则可得到的淡水为900kg;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剩余海水是不饱和溶液(填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活动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请你加入他们:【实验探究(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如图,将铜片和黄铜片用相同大小的力量相互刻划,产生划痕的金属片是铜片.
②小冰提出,在教材中其他实验活动中,就有金属导热性的体现,这一实验活动是B(填宇母).
A.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B.燃烧的条件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探究(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2)①古语有云:真金不怕火炼.根据实验1可以证明结论: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填“强于”或“弱于”)金.
②实验2选用的三种金属分别是大小接近且打磨光亮的镁、铁、铜.猜写出①号金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③小美设计了实验3,探究铁、铜、银三者之间的金属活动性关系.请你对实验3的设计进行评价实验设计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将铁丝插入氯化铜溶液(盐溶液M)中,发生反应,可以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将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银.但无法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所以实验设计是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的.【总结交流】
(3)①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图3实验中的两试管内的废液混合,发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试推测在两试管混合之前,B试管中的离子组成是Fe2+、Ag+、NO3-(填离子符号).
②通过[实验探究(二)】,可以归纳出某些金属可以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
③由上述性质可以归纳出很多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注意事项,请你写出一彔不能用钢刷、沙等刷洗铝制品;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在酸中;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