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085  149093  149099  149103  149109  149111  149115  149121  149123  149129  149135  149139  149141  149145  149151  149153  149159  149163  149165  149169  149171  149175  149177  149179  149180  149181  149183  149184  149185  149187  149189  149193  149195  149199  149201  149205  149211  149213  149219  149223  149225  149229  149235  149241  149243  149249  149253  149255  149261  149265  149271  14927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B.过滤浑浊的水
C.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铜导线夏天会变长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某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嗅到氨味无氨气放出,一定不是氮肥 
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白色粉末 氢氧化钠发生了潮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且为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CO2
C.敞口的浓盐酸的试剂瓶口产生大量白烟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如图所示,某些铜器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曝露在空气中生了铜渍.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绣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猜想与假设】经仔细了解了水龙头的使用环境后,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H2O、CO2共同作用而生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刚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图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D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写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明认为小刚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把铜片置于装有干燥空气(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放置对比观察.或如图
【拓展与应用】小红从不同地点收集到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红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不全面,因为不同地点空气成分的含量不同,无法比较.(或条件不同,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表示的意义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A点表示溶液为乙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3℃时,完全溶解6g甲物质至少需要10g水,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37.5%.
(4)将t3℃时质量相等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硫酸钙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纯棉制成的棉衣,会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刺激性气味
D.将打磨过的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水杯B.不锈钢餐具C.聚乙烯保鲜膜D.羊毛绒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其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x7.46.756.75
(1)x的值为.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初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中和反应”后,在实验室里他们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如图1所示,同学们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验二
【提出问题2】图1B图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的成分有哪些硫酸钠或硫酸钠与硫酸或硫酸钠与氢氧化钠?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B图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B图中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经思考,同学们认为用另一种不同类别的试剂铁粉或Na2CO3,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拓展延伸】将C图试管中的物质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根据图1、图2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D或CD(填序号)
(2)某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CE(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误差少;减少污染.
(4)氯气溶入水显酸性,氯气能和碱性溶液反应,且氯气有毒,并有剧烈的刺激性,若吸入大量氯气,可中毒死亡,所以氯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尾气处理装置是H.(填“H”或“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