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167  149175  149181  149185  149191  149193  149197  149203  149205  149211  149217  149221  149223  149227  149233  149235  149241  149245  149247  149251  149253  149257  149259  149261  149262  149263  149265  149266  149267  149269  149271  149275  149277  149281  149283  149287  149293  149295  149301  149305  149307  149311  149317  149323  149325  149331  149335  149337  149343  149347  149353  14936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B.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氧化物都还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6年3月19日晚8时40分,京港澳高速湖南汨罗大荆路段发生一起油罐车爆炸事故,引发2台小型客车、2台大型货车燃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下列关于爆炸、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爆炸是由于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剧烈的燃烧引起的
B.任何物质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
C.消防员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D.发生火灾后应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火警电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2个氧分子:20B.氧化钠:NaO
C.3个钠离子:3Na+D.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金属及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化学性质活泼却较耐腐蚀:②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③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⑤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1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Fe3O4发生罝换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Fe;
(3)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如图1所示),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选取的酸的种类不同.
(4)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往滤液中加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Zn(NO32,滤渣中一定有的是银.
(5)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的钢村,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2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罝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药品的质量为15.2g)
①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②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③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水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1)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是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要做什么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操作、现象、结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中的反应方程式
(2)加入 BaCl2、NaOH、Na2CO3的顺序还可以改变吗?若能改变则写出改变的顺序,若不能改变,请说明理由.
(3)玻璃棒在操作③中的作用是什么?
(4)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e、d接b、c接i.
(2)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洛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C.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向盐酸、硫酸钠混合溶液中加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液体分子之间无间隔
C.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步骤1中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
(2)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钾;
(4)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