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225  149233  149239  149243  149249  149251  149255  149261  149263  149269  149275  149279  149281  149285  149291  149293  149299  149303  149305  149309  149311  149315  149317  149319  149320  149321  149323  149324  149325  149327  149329  149333  149335  149339  149341  149345  149351  149353  149359  149363  149365  149369  149375  149381  149383  149389  149393  149395  149401  149405  149411  14941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
②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也做发酵粉的是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1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元素(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3)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R的化学式为C2H6O.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2HCl=2KCl+H2O+CO2↑.
(5)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如图2),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是①是Na2CO3溶液
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小组探究活动的过程: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1)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不同之处是甲的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的比乙中高.
(2)该实验的目的是①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②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3)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请你在图2上画出甲和乙装置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t2℃时,将20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前者析出晶体而后者无晶体析出
D、t3℃时,10g甲物质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物质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食品中的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热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油脂是人体的重要储能物质
D.淀粉和蛋白质都能在人体内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故为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如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不同的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甲为四氧化三铁.
(2)请写出检验Y的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3)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二氧化硫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用什么药品除去SO2效果最好.
【提出问题】哪一种物质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效果最好?
【查阅资料】SO2的性质与CO2性质相似,能与水、碱溶液等反应:
①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白色沉淀和水;
④20℃时,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51g.
【作出猜想】吸收SO2气体效果最好的是:
Ⅰ.可能是水;
Ⅱ.可能是澄清石灰水;
Ⅲ.可能是NaOH溶液.
【设计实验】用3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收集满SO2气体,密封后,分别标注为a、b、c号瓶,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原因和结论 
①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水塑料瓶有点变瘪 SO2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②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澄清石灰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沉淀和水 
 ③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NaOH溶液 塑料瓶c瓶变瘪的程度最大猜想Ⅲ成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填化学式)和水 
【反思提升】
(1)在做硫燃烧的实验中,为防止二氧化硫逸散而污染空气,在集气瓶内要预先装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2)请解释检验二氧化碳时用澄清石灰水,而除去二氧化碳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氢氧化钙溶解度小,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而NaOH的溶解度大,吸收二氧化碳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金属钠单质2.3g跟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1).通过计算求出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过程中数值保留1为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其他两种溶液,如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在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算则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丹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
Na2CO3+CaCl2═CaCO3↓+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
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