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271  149279  149285  149289  149295  149297  149301  149307  149309  149315  149321  149325  149327  149331  149337  149339  149345  149349  149351  149355  149357  149361  149363  149365  149366  149367  149369  149370  149371  149373  149375  149379  149381  149385  149387  149391  149397  149399  149405  149409  149411  149415  149421  149427  149429  149435  149439  149441  149447  149451  149457  14946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2;A粒子用化学用语可表示为:S2-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填得或失)电子.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AD(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对于含有68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海同学利用化学式进行了解答,如表中所示.请改正小海的错误:
解:68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8g×$\frac{20}{{H}_{2}{O}_{2}}$×100%=68g×$\frac{32}{34}$=64g,因为
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过氧化氢,所以68g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质量为64g.
改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68 32
68g x
$\frac{68}{68g}=\frac{32}{x}$,
x=32g,
答:68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能产生32g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2Mg+O2 $\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小红按如图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黄色固体为Mg3N2
【反思交流】
①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②空气中N2的含量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之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C的名称分液漏斗.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
(2)实验室可用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分别是AD(或AF)(填装置序号,下同).
(3)图中的C、D、E三种收集气体的装置,均可用F装置代替.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从F装置的b(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F装置的a端通入.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其中A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1%,B在常温下为液体,A→E反应剧烈,火星四射,且E是一种黑色固体.(说明:“-”反应关系,“→”转化关系).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H2,DH2O2,EFe3O4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A→E反应很容易失败,试列举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两点原因①氧气不纯,②铁丝表面有锈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汽车的飞速发展将带来环境与能源的双重危急.
(1)一般汽车所用燃料为汽油或柴油,是把热的原油按照各成分沸点不同分离得到.
(2)汽车玻璃水的主要成分是甲醇(CH3OH),其性质与乙醇(C2H5OH)一样具有可燃性.
①写出甲醇(CH3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
②若要证明甲醇的燃烧产物,除用到火柴、酒精灯、干冷的烧杯外,还应补充的一种药品为澄清石灰水.
③若要区分甲醇和乙醇,可通过测定甲醇和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再根据CO2和H2O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然后与甲醇、乙醇的组成进行比较,即可区分.
(3)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SO2、CO、NO、悬浮颗粒等污染物,治理的方法有:
①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让CO与NO反应,生成物之一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②以压缩天然气(简称CNG)作汽车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H2O.
(4)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可表示为:6CO2+6H2O$\frac{\underline{\;叶绿体\;}}{光}$X+6O2,则X的化学式为C6H12O6
(5)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乙烯的质量之比为2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点燃的条件下,磷的一种单质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1)在乙中虚线右侧画出缺少的相关粒子的图形.
(2)从甲图中可判断该磷单质是由分子(填微粒种类)构成的;
(3)乙到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每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P4+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分别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Ⅲ中x的数值为6.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4Ga;2个硫离子2S2-
(3)硫化镓属于化合物(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
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
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既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又说明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燃烧
D.
既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8:1
C.参加反应的A与生成C的质量之比是8:11
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