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312  149320  149326  149330  149336  149338  149342  149348  149350  149356  149362  149366  149368  149372  149378  149380  149386  149390  149392  149396  149398  149402  149404  149406  149407  149408  149410  149411  149412  149414  149416  149420  149422  149426  149428  149432  149438  149440  149446  149450  149452  149456  149462  149468  149470  149476  149480  149482  149488  149492  149498  14950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为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uO,DCO2,IFeSO4,JCaCO3
(2)反应①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③(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H2+CuO$\frac{\underline{\;\;△\;\;}}{\;}$Cu+H2O
(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4)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反应:Ba(NO32+H2SO4═BaSO4↓+2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能帮我们解释许多问题.
(1)用适量的硫酸可以出去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白色固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A.
(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20℃.
(3)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
物质蔗糖水肥皂水雨水食醋苏打水柠檬汁
pH7.010.26.03.38.2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
①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②肥皂水的碱性比苏打水强 ③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弱  ④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上述雨水是否为酸雨否(选“是”或“否”)
(3)小薇同学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D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稀氨水
(4)向苏打水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会产生许多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不加其它试剂,利用互相反应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FeCl3、NaOH、HCl、KClB.HCl、KNO3、Na2CO3、Na2SO4
C.AgNO3、HCl、NaCl、HNO3D.BaCl2、Na2SO4、Na2C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
A.长期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物质
B.氢气还原氧化铜后附着的红色物质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后的红褐色物质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07年2月,国家科技部通过一项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开发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涤纶和羊毛可以通过灼烧方法鉴别B.任何塑料袋都可以长期盛放食品
C.橡胶都是人工合成材料D.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SO4B.FeCl3C.ZnSO4D.H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2015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同学在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的表面有少量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事后他们对该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想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该气体可能是H2、O2、S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分析讨论】经过思考分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是SO2,理由是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现象不符.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大家分别设计实验:
甲同学认为是氧气,设计了验证方法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乙同学认为是氢气,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先装入足量的颗粒状铁,再加入适量的水将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将铁丝改为颗粒状铁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打开活塞K1、K2,先通一会儿氮气,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4)关闭K1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关闭K2;实验现象:A中出现大量气泡,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甚至上升.
(5)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K2,在尖嘴处引燃气体,然后倒扣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B处气体安静的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结论】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反思】①A中的长颈漏斗除了起到添加药品的作用,还可起到缓解瓶内压强的作用.若将该实验装置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是否可行?否(选填“是”或“否”).
②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方案有缺陷,如果生成的气体是O2和H2的混合气体会有安全隐患,为避免造成危险,点燃前应该检验气体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