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938  149946  149952  149956  149962  149964  149968  149974  149976  149982  149988  149992  149994  149998  150004  150006  150012  150016  150018  150022  150024  150028  150030  150032  150033  150034  150036  150037  150038  150040  150042  150046  150048  150052  150054  150058  150064  150066  150072  150076  150078  150082  150088  150094  150096  150102  150106  150108  150114  150118  150124  15013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用化学方程式填空.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H2CO3═H2O+CO2↑(合理即可).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合理即可).
(3)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4)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它极易燃烧,是一种未来的新能源.
(1)写出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的是C.
A.渔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海中
B.沿海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中
C.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1.4;
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4H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涛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涛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中性)、稀盐酸、酚酞溶液】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
【猜想】试液没有变质,溶液中的溶质还是NaOH.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验证】小涛根据猜想进行实验:取少量试液放入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
(1)小涛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他选择的试剂是稀盐酸(或CaCl2溶液);对应的现象是有气泡(或白色沉淀)产生.
(3)小涛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液中还有NaOH.
【实验验证】(请你帮助小涛同学写出具体操作和现象)
操作: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过滤,往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试液中还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同学们学习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燃烧熄灭后,红磷有剩余,则集气瓶内没有(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不考虑气密性不好等因素).
(2)如图乙A所示,天平没有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小亮同学用图乙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的总重量为73.2g,然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完毕后,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现象是天平仍保持平衡(或称量结果仍为73.2g).
(3)图丙是在实验室里制得铁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A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②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③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石灰水回流至A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如图1),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C(填字母,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2)下列食物中(如图2),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B(填字母).
(3)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食醋.
(4)良好的家具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B(填字母).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5)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污染也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你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将组内的三种物质鉴别开来的是(  )
A.CO2、O2、N2,三种无色气体(燃着的木条)
B.稀H2SO4、Ca(OH)2、NaCl,三种无色溶液(石蕊溶液)
C.NaOH、Na2CO3、CaCO3,三种白色固体(水)
D.CuO、C、Fe,三种黑色粉末(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金属锈蚀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烧碱、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呈碱性,所以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B.因为CO和CO2都能使人窒息死亡,所以CO和CO2都具有毒性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他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R+CuCl2=RCl2+C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动性比Cu强
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