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953  149961  149967  149971  149977  149979  149983  149989  149991  149997  150003  150007  150009  150013  150019  150021  150027  150031  150033  150037  150039  150043  150045  150047  150048  150049  150051  150052  150053  150055  150057  150061  150063  150067  150069  150073  150079  150081  150087  150091  150093  150097  150103  150109  150111  150117  150121  150123  150129  150133  150139  15014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纯碱、烧碱、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NaOH(填化学式,下同).
(2)物质B是Na2CO3
探究二:工业品烧碱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该小组同学从一瓶久置的工业品烧碱样品中取出一定量,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得到样品溶液.用稀硫酸与样品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向样品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Ⅱ.向样品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并用玻璃棒搅拌
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中开始产生气泡
溶液仍呈红色
该小组同学对于实验所得红色溶液很感兴趣,展开讨论.溶液里的中和反应是否已经完成?一部分同学认为还没有完成,理由是操作Ⅱ后“溶液仍呈红色”;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中和反应已经完成.结果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确认溶液里中和反应已经完成.
(3)样品溶液的pH>7(填写“<、=或>”).
(4)确认溶液里中和反应已经完成所依据的现象是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中开始产生气泡.
最后,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了久置的工业品烧碱样品中确实含有氯化钠杂质且已经部分变质,并提纯工业品烧碱.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5)试剂甲和试剂乙的溶液中阴离子都是NO3-(填离子符号).
(6)试剂丁是Ca(OH)2(填化学式).
(7)证明工业品烧碱样品已经部分变质的证据是操作中加过量Ba(NO32后生成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仍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一)推断:某白色固体粉末甲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它们的组成,开展了以下实验.

(1)甲加水后形成无色溶液的pH大于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加水形成无色溶液说明固体甲一定不含硫酸铜,
(3)将上述框图中某试剂稍作改动,可以证实可能有的物质不存在,改动操作及不存在该物质的现象为过量的氯化钡改为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步骤Ⅴ中无明显现象.
(二)除杂:乙溶液中主要含有氯化钠、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杂质,现欲提纯氯化钠开展以下实验.

(4)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去除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
(5)若“过量氯化钡溶液”与“过量固体甲”颠倒位置添加,则最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是氯化钡、氯化钠、氯化氢.
(6)最后得到的产品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溶液乙中氯化钠的质量(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实验室现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C、D质量,分别为:m、mC1、,mD1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操作X.
Ⅲ.关闭弹簧夹a、b,打开弹簧夹c,给玻璃管加热.
Ⅳ.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Ⅴ.再次称量C、D的质量,分别为 mC2、mD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操作X具体为关闭弹簧夹c,打开弹簧夹a、b,并通入空气;
(2)C中所装药品为浓硫酸;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步骤Ⅳ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的多重作用是将残留的CO2与水蒸气赶走或防倒吸;
(5)依据实验实际,选择实验所得数据,该样品中小苏打含量的表达式为$\frac{42({m}_{D2}-{m}_{D1})}{1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在t2℃时的溶解度为25g;
(2)t1℃时30g丙与50g水充分溶解形成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提纯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填序号).
A.从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B.将t2℃50g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
E.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中甲是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图1中乙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1)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图1甲所示粒子的符号为S2-
(2)图2是该元素的化合物在常温下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00g4%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求:(1)通入气体的质量;
(2)生成Na2CO3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取100mL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5g/cm3的浓硫酸,其质量为185g.其中含硫酸的质量为181.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AgCl;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HCl,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CO2↑+H2O.
(3)若因氯化钡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D(填序号).
A、多饮糖水;B、饮用纯碱溶液;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仔细观察下列如图1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CO2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装置;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如下,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cabde(填字母序号).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3)如图2为某种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许锌粒,挤压微型塑料滴管,H处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是H2;气体产生后过一会儿再加热,加热处的现象为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写出加热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活中长期用铁锅烧水,锅壁上出现了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为了除去水垢,常用稀盐酸加入锅中浸泡,由于浸泡时间太长,几天后发现铁锅已经漏水.
(1)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Mg(OH)2+2HCl═MgCl2+2H2O
③Fe+2HCl═FeCl2+H2
(2)以上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为③,中和反应的是(填序号)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