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958  149966  149972  149976  149982  149984  149988  149994  149996  150002  150008  150012  150014  150018  150024  150026  150032  150036  150038  150042  150044  150048  150050  150052  150053  150054  150056  150057  150058  150060  150062  150066  150068  150072  150074  150078  150084  150086  150092  150096  150098  150102  150108  150114  150116  150122  150126  150128  150134  150138  150144  15015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地震后,灾区居民饮用水处理的过程初步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初步对水处理的基础上,将水过滤,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滤纸破损(任答一条即可).
(2)过滤后常加入明矾,起作用是加速沉降.
(3)若某同学发现水样呈浅黄色,他净水时可加入活性炭来脱色.
(4)加入漂白粉或氯气进行消毒杀菌,该步骤发生的是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将水分发到灾民家中前可用肥皂水来检验水的硬度,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6)有同学提出了用如图装置进行水处理,请说说你的看法(任答一条即可)可以得到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填空(填相应物质的字母序号,不重复使用).
A.活性炭   B.C60    C.稀有气体   D.干冰.
(1)应用于超导体的是B;(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A;
(3)可作灯泡填充气的是C;(4)用于冷藏保存食品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二个氢原子2H.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4)三个亚铁离子3Fe2+
数字在化学式不同部位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你判断下了化学式中的“2”分别表示上述哪种含义?(填序号)
①表示微粒的数目  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5)Mg2+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6)2CO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7)$\stackrel{+2}{Ca}$CO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
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X=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探究某种古代金属钱币时,有同学认为他能和铁一样有磁性,提出“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是所列是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将表格补充完整:
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它们组成的单质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表是Ca(OH)2和NaNO3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40  60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0.17  0.140.12 0.09 0.08 
 NaNO3 31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如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A(填“A”或“B”).
(2)要向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①②⑤(填序号).
①蒸发水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加入氢氧化钙
(3)现有60℃时含Ca(OH)2和NaNO3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纯净的NaNO3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过滤.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后恢复到20℃,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硝酸”是高中化学将要学习的物质,浓硝酸见光会发生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
4HNO3═4NO2↑+2H2O+X↑.
(1)X的化学式为O2
(2)硝酸具有酸的一些共同性质,是因为它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用化学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2NH3+3CuO$\frac{\underline{\;\;△\;\;}}{\;}$N2+3Cu+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氨气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已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B、D、E中所装药品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C1、mD1

实验步骤:
Ⅰ.连接装置A、B、C、D、E,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注入足量浓氨水后关闭旋塞.通入氨气一段时间后,接着连接装置F.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
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mL.
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C2、mD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NaOH固体所起的作用,是利用了该物质遇水溶解放热的性质.
(2)若mC1-mC2═(mD2-mD1)×$\frac{8}{9}$,则可证明氨气的组成中不含氧元素.
(3)步骤Ⅲ通入氨气的目的之一是排出装置内生成物,减小误差.
(4)如果略去装置B,导致的后果是②.
①装置C中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
②会得出“氨气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的结论
③使测得的氨气组成中N、H元素质量比偏大
(5)为减小误差,在读取量气管读数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调节水准管,使量气管与水准管液面相平.
(6)步骤Ⅱ中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对实验结果没有(填“有”、“没有”或“不确定有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