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0086  150094  150100  150104  150110  150112  150116  150122  150124  150130  150136  150140  150142  150146  150152  150154  150160  150164  150166  150170  150172  150176  150178  150180  150181  150182  150184  150185  150186  150188  150190  150194  150196  150200  150202  150206  150212  150214  150220  150224  150226  150230  150236  150242  150244  150250  150254  150256  150262  150266  150272  15028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充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氢气
C.氧气D.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某专家称能“水变油”“点石成金”
B.吸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无害
C.生活中使用天然气做饭要通风透气
D.被毒鼠强药死的鸭水,煮熟后可以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方面的成就是(  )
A.青铜器的制造B.火药的发明C.纳米技术D.瓷器的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Ⅰ.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4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S2-(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7,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若D为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Ⅱ.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①是分子间隔改变,②是分子种类改变;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个数.
(3)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stackrel{光照}{→}$ 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偏多,不会(填“会”或“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4)饮用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加热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5)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B(填字母).

(6)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步骤①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可用煮沸来杀菌、消毒        D.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写名称或化学式)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或O2
②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或N2
③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或H2O;
④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或CO2
(2)用元素的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1个钠原子Na;     ②2个过氧化氢分子2H2O2
③碳酸根离子CO32-;     ④氧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stackrel{+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1)小明不慎将浓硫酸滴在书上,发现纸张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稀释一定量的浓硫酸时所需要的仪器为量筒和烧杯、玻璃棒.
(2)用硫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2SO4+Ba(OH)2=BaSO4↓+2H2O,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硫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证明硫酸过量的操作及对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填字母).
A.加入锌粉,产生气泡
B.另滴加NaOH溶液,搅拌后无明显现象
C.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加入小苏打溶液,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Ⅰ.碳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请将以下碳和碳的化合物按要求填空:
①金刚石     ②石墨     ③C60      ④甲烷     ⑤CO    ⑥CO2     ⑦碳酸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以上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是③(只填序号);
(2)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Ⅱ.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B(填字母);
A.铝合金门窗           B.铜导线
C.铁锅                 D.金银首饰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④(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氯化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氯化铝、氯化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氯化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Mg2+(填化学符号);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Cu(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I】①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②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的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1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实验设计】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II】
①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人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反应.
②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③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④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先撤酒精灯,稍后撤蜡烛.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张同学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对制取CO2的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②废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HCl(填化学式).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废液向试管中滴加2-3滴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废液中含有氯化钙;
废液中含有氯化氢
 2、向试管中倒入较多的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结论】:通过以上探究,猜想②正确.
【反思】:若实验操作2加入的碳酸钠与废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液的PH值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