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0091  150099  150105  150109  150115  150117  150121  150127  150129  150135  150141  150145  150147  150151  150157  150159  150165  150169  150171  150175  150177  150181  150183  150185  150186  150187  150189  150190  150191  150193  150195  150199  150201  150205  150207  150211  150217  150219  150225  150229  150231  150235  150241  150247  150249  150255  150259  150261  150267  150271  150277  15028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CO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 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CO 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CO 有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D.C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于水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碳燃烧时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
C.浓度大时都可以使人致死,因此都有毒
D.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
(1)按图Ⅰ进行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超过$\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原是A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C.红磷过量 D.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读数
(2)连接图Ⅱ装置,用激光笔直接在瓶内引燃白磷,与图Ⅰ相比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是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瓶内压强过大,使橡皮塞松动弹开.
(3)图Ⅲ中玻璃管内铜丝受热与氧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实验前,玻璃管与注射器内空气分别为5mL和30mL,实验后注射器读数理论上应为2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肼(N2H4)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十水合碳酸钠制肼过程的反应为:CO(NH22(尿素)+NaClO+2NaOH═N2H4+Na2CO3+NaCl+H2O.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BD(选填编号).
A.漏斗 B.烧杯 C.烧瓶 D.量筒
(2)已知:Cl2+H2O═HCl+HClO,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160.
(3)在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BED(选填编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氧化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O2=N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部分铜制造汽车零部件
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以食用
C.对物质分类的认识    D.对有机物的认识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②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①有机物不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②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55    S0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0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提示:S0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具有与C02相似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实验一: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的作用是干燥 S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3)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人SO2气体,测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然后每隔l小时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O4
【查阅资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S02与空气中的0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
(飘尘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催化剂.
【探究结论】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
【模拟实验】(1)由于食醋和酸雨的酸度(pH)差不多,
因此酸雨对大理石的作用可以通过大理石碎片放在醋中来模拟.当把2.0g大理石碎片放在醋中一整夜后,取出固体干燥称重,其质量可能是(醋酸钙易溶于水)A.
A.小于2.0gB.正好2.0g   C.大于2.0g
(2)这组学生还做了另一个实验,即将大理石碎片放在蒸馏水中过夜,
其实验的目的是作对照,证明对大理石起腐蚀作用的是醋酸而不是水
【知识联想】SO2具有与CO2相似的化学性质,
根据图2给出的SO2及其化合物问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
X的化学式是H2SO3
写出X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H2SO3+2NaOH═Na2S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为得到比较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a、烧杯,b、铁架台.
(2)操作②、③中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引流;③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3)在操作③中看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F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写出A和C化学式H2、CuSO4
(2)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指出B的一种用途做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尽可能把氧气反应掉.该物质燃烧反应的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经导气管流向集气瓶中约五分之一体积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为什么要“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使实验结果准确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frac{1}{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够好;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4)若(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frac{1}{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燃烧的红磷刚插入集气瓶时没有塞紧,燃烧一段时间后再塞紧;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导气管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等
(5)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难溶于水.
(6)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由于碳粉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没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使液态空气蒸发出氮气得到液态氧
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
D.加热氯酸钾制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