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0503  150511  150517  150521  150527  150529  150533  150539  150541  150547  150553  150557  150559  150563  150569  150571  150577  150581  150583  150587  150589  150593  150595  150597  150598  150599  150601  150602  150603  150605  150607  150611  150613  150617  150619  150623  150629  150631  150637  150641  150643  150647  150653  150659  150661  150667  150671  150673  150679  150683  150689  15069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固态混合物中含有mgKNO3和若干不溶于水的杂质,将它加入ng水中,在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表:
温度10℃40℃75℃
未溶固体261g175g82g
(1)n的值为220.4g.
(2)75℃时所得溶液是否饱和不饱和(“不饱和”或“饱和”).
(3)若要ng水中恰好溶解mg硝酸钾即达到饱和,则温度最高应控制在6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2)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
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③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A B D(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数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②③④(填序号)
①加入稀盐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关闭c、打开a、b.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有三种分别是Na2SO4和H2SO4;Na2SO4、NaHCO3和Na2CO3; Na2SO4和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方案及操作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2)其中实验方案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3)其中实验操作错误的,其错误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首先他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脱脂棉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脱脂棉与超氧化钾不反应),然后向包有超氧化钾(K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少量的水,则脱脂棉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小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也参与他们的本次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
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体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
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小冬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碱性.
实验三:继续探究反应过程中热量是如何变化的?
在实验中,小冬还观察到伸入烧杯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过程中是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表达交流]:由以上实验探究的结果,请你写出超氧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O2+2H2O═4K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
(1)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中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
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MgCl2;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CaCl2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只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的步骤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的固体A.
⑤滤液再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Na2CO3;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加入适量或过量的稀盐酸.
(3)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A,你不选择称量另一样固体的理由是: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CH2CHCl)n+$\frac{5n}{2}$O2$\frac{\underline{\;点燃\;}}{\;}$ 2nCO2+nH2O+nHCl
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①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
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或瓶内有白雾)产生,C瓶中发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且有气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2)同学们把(1)实验中反应后的A和B混合、过滤,并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三:Ca(OH)2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液少许于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三不成立
 ②重新取滤液少许于管中,滴入过量
氯化钙溶液,在滴入2~3滴无色酚酞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成立
【交流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关闭时对二氧化碳通入的量要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②还有同学认为上述猜想不完整,还有猜想四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配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酸A,A为H2SO4除去Na2CO3
(2)继续加入足量的B,B为Ba(NO32溶液,过滤.除去H2SO4
(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C,C为
AgNO3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白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
(2)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实验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NH4NO3、CaCO3、BaCl2;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含有K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