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0836  150844  150850  150854  150860  150862  150866  150872  150874  150880  150886  150890  150892  150896  150902  150904  150910  150914  150916  150920  150922  150926  150928  150930  150931  150932  150934  150935  150936  150938  150940  150944  150946  150950  150952  150956  150962  150964  150970  150974  150976  150980  150986  150992  150994  151000  151004  151006  151012  151016  151022  15103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向盛有22.3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g.求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有一含纯碱的氯化钠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6.6g;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
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1)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甲不成立.
(2)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3)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知识拓展】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和,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b.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CO2中的水;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已知CaC2(俗称电石)分别在O2中充分燃烧和与水反应可生成W、X、Y、Z四种化合物,其中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Y由三种元素组成.CaC2和水反应可看做与水电离出的H+和OH-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试回答W、X、Y、Z各是什么化合物(写化学式):
WCaO; XCO2;YCa(OH)2;ZC2H2
(2)写出过量X和Y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在如图流程中,沉淀池里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1)实验室里操作①实验室进行过滤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操作②的过程是加热、冷却、浓缩、结晶,获得(NH42SO4晶体.
(2)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2(填化学式),用上述X的水溶液可以检验(NH42SO4是铵态氮肥,其化学方程式(NH42SO4+Ca(OH)2$\frac{\underline{\;\;△\;\;}}{\;}$CaSO4+2NH3↑+2H2O.
(3)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产生的CO2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2007年12月22日,沉没在苍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国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惊艳一浮”,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它既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证,又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中国的陶瓷举世闻名,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贫血症;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元素.
(3)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HCl(填化学式);
(4)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破碎的瓷片与淤泥混杂在一起.为使这些宝贵的文物不流失,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法获得这些碎瓷片:用网眼小于碎瓷片的铁丝筐将混有淤泥的瓷片浸入水中旋转,然后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小苏打.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如图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离子(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葡萄酿制的酒B.花生油炒的菜
C.甲醛浸泡的海产品D.霉变的大米、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    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置换反应
B.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H2SO4+Ca(OH)2═CaSO4+H2O  复分解反应
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C.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