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040  151048  151054  151058  151064  151066  151070  151076  151078  151084  151090  151094  151096  151100  151106  151108  151114  151118  151120  151124  151126  151130  151132  151134  151135  151136  151138  151139  151140  151142  151144  151148  151150  151154  151156  151160  151166  151168  151174  151178  151180  151184  151190  151196  151198  151204  151208  151210  151216  151220  151226  15123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洋河美酒飘香”,当走近洋河酒厂时就能闻到特殊的香味,这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制成铅笔芯B.木炭使红墨水腿色
C.生铁的冶炼D.食盐的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金属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材料.根据对金属和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被氧气氧化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反应.
(2)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①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ZnSO4CuSO4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c.溶液C一定是该温度下硫酸锌的饱和溶液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剂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
(1)用4支试管,各取少量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一支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则原溶液是稀盐酸.
(2)另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溶液.一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放出,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3)另用2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二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2)检验出的溶液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剩下的就是最后一种溶液.
乙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剂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各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实验操作实现现象结论
小红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另一种溶液.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勇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小新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所滴加的溶液是NaOH溶液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小勇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Ca(OH)2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应与体会】
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
(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1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第2组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则猜想(1)不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第2组实验结束后,静置一会儿后,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猜想(3)成立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复习时,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验证: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有气泡生成证明研究结论正确
探究2:在化学实验室里,小亮发现有一瓶敞口的标有固体NaOH的药品,已变成了白色粉末,他大胆的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一起完成:
[提出假设]:白色粉末可能是:①NaOH   ②Na2CO3③NaOH与Na2CO3混合物
【部分实验用品】:稀盐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PH试纸(供选)
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溶液有气体生成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加酚酞 溶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呈碱性性,结合实验步骤①可推知假设中②或③均可能成立.
③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来溶于水,滴加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酚酞试液来实验.酚酞试液没有变色该白色粉末一定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aO、CCaCl2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2AgNO3+CaCl2=Ca(NO32+2AgCl↓.
E→A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学习热情和学习方法是成才的必备条件,灵活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用以下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类法:利用下列4组物质
A.ZnO、MgO、CO2、Na2O                 B.Cu、N2、O2、Cl2
C.KNO3、NaHCO3、KClO3、Fe(OH)3      D.H2SO4、H2O、HCl、HNO3
请按要求填写下表空白(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或分类标准)
ABCD
分类标准金属氧化物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CuH2O
(2)对比法:
A.通过对CO2+H2O═H2CO3;6CO2+6H2O$\frac{\underline{\;光照\;}}{\;}$ C6H12O6+6O2两个化学反应的对比,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
B.如图1所示:小海同学将盛有干燥白磷的甲试管和干燥红磷的乙试管插入盛有80℃的烧杯里(甲、乙试管均套有气球密封).过一会后,发现甲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乙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请根据小海同学的实验现象,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归纳演绎法:
小海同学通过对大量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双氧水分解(如图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根据小海得出的结论,可推出7.9g高锰酸钾加热一会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5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某同学设计在万一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关闭天然气,再灭火.
请根据该同学的应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应急方案中,少了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打报警电话119;
(2)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②(填序号)理由是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火势加大;
(3)方案补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4)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许多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化学知识.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古诗里的化学知识是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我国是最早生产和使用钢铁的国家.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最关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