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695  151703  151709  151713  151719  151721  151725  151731  151733  151739  151745  151749  151751  151755  151761  151763  151769  151773  151775  151779  151781  151785  151787  151789  151790  151791  151793  151794  151795  151797  151799  151803  151805  151809  151811  151815  151821  151823  151829  151833  151835  151839  151845  151851  151853  151859  151863  151865  151871  151875  151881  15188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1个银原子Ag          
(2)2个碳酸分子2H2CO3
(3)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CaCl2+Na2CO3═CaCO3↓+2NaCl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2.3g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全部是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全部是Na2CO3;猜想Ⅲ:NaOH和Na2CO3
【实验与探究】(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猜想Ⅰ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BC(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KMnO4制氧气应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填装置序号).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两手紧握试管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②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③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实验室还用KClO3来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将KClO3与MnO2的混合物ag加热一段时间,得到bg固体,将得到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又得到cg固体,则KClO3的分解率为$\frac{245×(a-b)}{96×(a-c)}$×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A~M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主要成分,B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F是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E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称为纯碱,请画出K所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通电电解J时,通常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的目的是增加水的导电性,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气体L和气体K的体积之比约为2:1
(3)请写出I在K中燃烧时的现象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热量;⑥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请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可用于气割、气焊的单质是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3)俗名叫火碱的是NaOH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浓硫酸常用于干燥某些气体B.米酿成醋
C.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D.用炸药爆炸拆除建筑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汽油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和氢,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参与了一系列反应.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某汽车所排放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猜想】该气体可能含有H2O、CO2及少量的CO、NO和NO2等.
【查阅资料】①NO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②一氧化氮遇到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
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③CO和NO均可使新鲜血液变质而使颜色变暗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用球胆收集汽车排出气体--
(2)用正确的方法闻该气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中可能(填“可能”或
“一定”)含有NO2
(3)将该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气体中 一定含有CO2
(4)(用N2先排净系统中的空气)
C中新鲜血液颜色变暗综合(4)(5)该气体中,除了(3)所确定的成分外,有关其余成分的说法的有(不考虑水,至少写出4种)
含NO和NO2
含CO和NO2
含CO和NO
含CO、NO和NO2
(5)若将(4)中a导管与b连接D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6)若将(4)中 a口气体导入盛有灼热的氧化铜 (或氧化铁)的装置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或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BD(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与氧化铁作用     B.易溶于水    C.易分解     D.有刺鼻的气味
(2)肼在常温下为液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frac{\underline{\;点燃\;}}{\;}$3N2+4H2O.
(4)水合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0
(5)使用水合肼时应注意以下ABD防护措施.
A.戴橡胶手套       B.皮肤接触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
C.戴防毒面具          D.工作后沐浴更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如图所示物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A(填字母序号).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