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914  151922  151928  151932  151938  151940  151944  151950  151952  151958  151964  151968  151970  151974  151980  151982  151988  151992  151994  151998  152000  152004  152006  152008  152009  152010  152012  152013  152014  152016  152018  152022  152024  152028  152030  152034  152040  152042  152048  152052  152054  152058  152064  152070  152072  152078  152082  152084  152090  152094  152100  15210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镁条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
C.冰红茶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请用学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这个反应CO2+Ca(OH)2═CaCO3↓+H2O.
(2)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来获得氢气Zn+2HCl═ZnCl2+H2↑.
(3)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容器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Cl氯元素,1个氯原子;
(2)2Mg2个镁原子;nNa+n个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表是某食品包装说明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配料中选择物质填空.
品名×××
配料鲜鸡蛋、精面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盐、柠檬汁、食品添加剂
保质期240天
生产日期:见封口处
(1)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
(2)精炼植物油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并能在人体内储存起来,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010203040
溶解度/
g
氯化钠3535.53636.537
碳酸钠6101836.550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填“A”或“B”).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低时,溶解度较小,温度高时,溶解度较大,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溶解度较小,会结晶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下面的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稀盐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该实验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实验①的结论是CO2可以支持镁的燃烧(或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由该结论可知不能(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物质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反应.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 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②(填①或②)更为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已知Na2CO3+2HCl═2NaCI+H2O+CO2↑;CuSO4+Fe═FeSO4+Cu),铜为固体,FeSO4溶液为液体.

①小刘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天平依然平衡;小李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天平不再平衡;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小刘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由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3)拓展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瓦斯爆炸是煤矿中发生的一种灾难,为防瓦斯爆炸,应时刻监测煤矿中瓦斯气(CH4)的浓度(体积分数),让瓦斯气的浓度低于它的爆炸极限,因此煤矿中应采取通风良好和严禁烟火等措施.当瓦斯气在煤矿中体积分数占9%时,爆炸威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
A.煤气泄露,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B.室内发生火灾,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把煤加工成粉状燃烧,是为了增大煤跟氧气的接触面积
D.一氧化碳有毒性,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