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302  152310  152316  152320  152326  152328  152332  152338  152340  152346  152352  152356  152358  152362  152368  152370  152376  152380  152382  152386  152388  152392  152394  152396  152397  152398  152400  152401  152402  152404  152406  152410  152412  152416  152418  152422  152428  152430  152436  152440  152442  152446  152452  152458  152460  152466  152470  152472  152478  152482  152488  15249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从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木炭、水蒸气中,选择恰当的物质,用其化学符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1)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N2
(2)呼出气体中CO2、H2O 的含量比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要高;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入的气体是CO2 放出的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读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少量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气体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操作Ⅰ叫过滤.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②③(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3)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CaCO3;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  )
A.Cu(NO32 Na2SO4 MgCl2 HClB.BaCl2 K2SO4 Na2CO3 KOH
C.FeCl3 HNO3 NaCl NaOHD.H2SO4 KCl ZnCl2 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甲乙丙顺序排列),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A.HCl    Zn    AgClB.H2SO4 Fe2O3 NaCl
C.Ca(OH)2 Na2CO3 CaCl2D.H2SO4 Ba(OH)2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阳离子阴离子  
NO3-Cl-
Cu2+
Ag+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应填“不”D.★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2O KOH NaNO3B.HCl NH3•H2O CaCO3
C.HNO3 K2SO4 Ba(OH)2D.FeCl2 NaOH 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表示氢元素  表示氧元素  表示碳元素,如图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

(1)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O.(按碳、氢、氧的顺序写)
(2)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3)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
(4)9.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红砖粉末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列探究:
实验一:取5mL水置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三:向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红砖粉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木条复燃,证明红砖粉末可作催化剂.
分析:(1)在探究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
(2)小丽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结论,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红砖粉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第二方面的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操作是、现象、结论是:
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红砖粉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