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456  152464  152470  152474  152480  152482  152486  152492  152494  152500  152506  152510  152512  152516  152522  152524  152530  152534  152536  152540  152542  152546  152548  152550  152551  152552  152554  152555  152556  152558  152560  152564  152566  152570  152572  152576  152582  152584  152590  152594  152596  152600  152606  152612  152614  152620  152624  152626  152632  152636  152642  15265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B.C.冰水混合物D.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蜡烛熔化C.干冰升华D.酒精抖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由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造成的,另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I.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II.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1)Ca(OH)2+SO2═CaSO3↓+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2)图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
(3)实验中看到以下哪些现象可以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③①.(填序号)
①B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B中稀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4)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通入气体的速率,以防止反应不充分产生CO.一般应对产生CO的实验流程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是点燃或收集.
(5)假设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均能充分反应,且S、C分别转化为SO2、CO2,不考虑水蒸气影响,5g煤粉样品充分反应后,B、C、D三个装置质量分别增加0.8g、0.2g、13.2g,则该煤粉样品含硫量为10.0%(结果精确到0.1%).
【另辟蹊径】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两个实验,以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6)你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否.(填“是”或“否”) 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7)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煤炭在燃烧前采取脱硫措施或采用其它清洁能源.
(8)如图3是贴在某汽车加油站的广告宣传画,请根据你的理解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②③.
①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②由玉米生产的酒精可作汽车燃料
③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7%;
(2)t2℃时,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4)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现有:①NaOH溶液 ②大理石 ③NaCl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存放在下列试剂瓶中的上述药品编号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铜器上产生了绿色锈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明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 2MgO.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体系,平衡装置内外气压.实验结束,他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1】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镁.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设计实验】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产生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黄色固体为Mg3N2
【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红认为可能是Mg(OH)2
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2】①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②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进行实验(见图3),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有H2O(填化学式,下同)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氢氧化镁中不含有碳元素.
小亮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判断,用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左瓶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试管中镁条表面仍为白色.由此可认为:参与镁形成灰黑色的“外衣”的物质一定有二氧化碳(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甲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简图,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名称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如乙图所示进行过滤.图示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硬水中含较多的Ca2+和Mg2+(填离子符号),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MnCl2
(4)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AD(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硝酸铵(NH4NO3)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化肥,请计算:
(1)硝酸铵中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3)100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过滤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两低、三靠”,其中“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否则会使过滤的速率变慢;
(2)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了,其后果是滤液浑浊;
(3)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烧杯内壁,目的是防止滤液溅出;
(4)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