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791  152799  152805  152809  152815  152817  152821  152827  152829  152835  152841  152845  152847  152851  152857  152859  152865  152869  152871  152875  152877  152881  152883  152885  152886  152887  152889  152890  152891  152893  152895  152899  152901  152905  152907  152911  152917  152919  152925  152929  152931  152935  152941  152947  152949  152955  152959  152961  152967  152971  152977  15298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锻烧含杂质6%的石灰石5吨,若杂质是不参加化学反应的固体,求: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成的生石灰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34
C.元素符号为Se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的化学式量为314;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2:7:48(填最简整数比);
(3)62.8g黄曲霉素B2中含有19.2g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D(填字母序号).
项目实验操作目的分析
A称取氯化钠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节约药品
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强氯化钠的溶解能力
C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整洁美观
D最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准确读数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填“偏大”、“不变”、“偏小”).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丁烧杯中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①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C(填字母序号)
③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需要加入二氧化猛,其作用是催化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④F是多功能瓶,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a端(a端或b端)通入气体,如何检验该瓶中氧气已经收集满在b管口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⑤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C
A.用排水法收集时O2 ,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取一个透明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标记,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对此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糖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水分子不运动D.此变化为物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同学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AB(填标号,多选).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的损失
(2)步骤Ⅳ中的操作n应选择如图2中乙(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溶液,防止飞溅.

(3)在甲操作中,过滤后烧杯中的液体仍是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烧杯不干净等)(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氯气的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材料Ⅱ: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
(1)消毒剂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2)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氯气的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3)氯气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钠+氯气→氯化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a(填字母序号).
a.8       b.10      c.ll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6,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3)若A中x=l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硫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