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3105  153113  153119  153123  153129  153131  153135  153141  153143  153149  153155  153159  153161  153165  153171  153173  153179  153183  153185  153189  153191  153195  153197  153199  153200  153201  153203  153204  153205  153207  153209  153213  153215  153219  153221  153225  153231  153233  153239  153243  153245  153249  153255  153261  153263  153269  153273  153275  153281  153285  153291  15329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H2-2个氢原子B.$\stackrel{+2}{Ca}$-钙离子
C.3Fe2+-3个亚铁离子D.氢氧化铝-Al(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据媒体报道,锶晶体各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其准确度高得惊人,它能在50亿年间不慢一秒也不快一秒,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7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克
C.锶易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Sr2+D.锶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足量盐酸与250g碳酸钙(CaCO3)充分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2011年9月12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2)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3)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为了通过实验探讨二氧化碳不能跟水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一组实验: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①纸花变红,②纸花不变色,③纸花不变色,④纸花变红.
(2)实验①表明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3)若该同学设计时取消了第3步操作,实验结论科学吗?不科学,无法证明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使实验结论不可靠.
(4)实验④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酯化又变成了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其反应方程式为H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实验仪器①和②的名称: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得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C或D(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问题.

(1)写出X、Y的化学式CO、CO2
(2)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水通电分解: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他们通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硬度,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为了缓解旱情,气象部门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常用作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4)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YZQ
反应前质量/g822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10813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B.该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