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287  154295  154301  154305  154311  154313  154317  154323  154325  154331  154337  154341  154343  154347  154353  154355  154361  154365  154367  154371  154373  154377  154379  154381  154382  154383  154385  154386  154387  154389  154391  154395  154397  154401  154403  154407  154413  154415  154421  154425  154427  154431  154437  154443  154445  154451  154455  154457  154463  154467  154473  15448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请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Ⅳ”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有气泡产生.猜想Ⅰ不正确.
猜想Ⅱ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探究】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证实猜想一是正确的.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HCl═FeCl2+H2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反思与交流】该试管中剩余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Fe2O3是红棕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
(1)该曲线表示的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依据是pH值的起点在大于7 以上,说明原来的溶液显碱性,随着加入物质的量的增加,pH值在逐渐的减小,说明加入的物质呈酸性.
(2)分别写出图象上各点对应溶质的化学式.
o:NaOH.
a:NaOH、NaCl(HCl不足量).
b:NaCl(HCl足量).
c:NaCl、HCl(HCl过量).
曲线上的b点是恰舒完全反应的点.
(3)分别写出下列范围内温度变化的情况.
ob:温度升高,原因是中和反应进行过程中,放出热量.
bc:温度降低,原因是中和反应结束.
曲线上的b点是温度最高的点.
(4)向Na0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继续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显无色.此时溶液显中(或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或NaCl、HCl).
请继续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上述反应后溶液中盐酸是否过量.
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  盐酸过量
2  盐酸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草酸(化学式为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氢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红棕色固体粉末是CuO(填化学式),那么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3)讨论交流:
①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支持(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
②小芳认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实验二在操作中应先向玻璃管内通气体,一会儿后再点燃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指出该缺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处理的方法是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Ⅱ(填“Ⅰ”或“Ⅱ”)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
(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D(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的过程,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铁锈,装置如下图,酒精灯b的作用是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操作】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体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还原了铁锈,写出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提出问题】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固体产物是铁吗?
【实验设计】上述反应进行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管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有铁生成.该小组同学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并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查阅资料】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实验反思】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应作的一处修改是将酒精灯a换成酒精喷灯.
【重新实验】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有铁生成.
【拓展应用】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进行赤铁矿的实验,使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全部转变为铁(已知赤铁矿中的杂质不与反应),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赤铁矿粉末的总质量70.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固体的总质量67.6g(冷却到室温称量).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南南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Fe,
一定不含Fe2O3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CaO.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该溶液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实验拓展】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加快双吸剂中铁粉吸收O2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二氧化碳也有两面性.
(1)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例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来灭火.
(2)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例子: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的是(  )
A.可以闻到远处飘来的桂花香味
B.将糖块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糖块“消失”了
C.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室内干得快
D.1L大米和1L芝麻混合,总体积小于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