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288  154296  154302  154306  154312  154314  154318  154324  154326  154332  154338  154342  154344  154348  154354  154356  154362  154366  154368  154372  154374  154378  154380  154382  154383  154384  154386  154387  154388  154390  154392  154396  154398  154402  154404  154408  154414  154416  154422  154426  154428  154432  154438  154444  154446  154452  154456  154458  154464  154468  154474  15448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澄清的海水、食用加碘盐都属于纯净物
B.水、氧气、氯酸钾(KClO3)都属于氧化物
C.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蜡烛都属于化合物
D.氢气、红磷、铁都属于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中,

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CO2+H2O=H2CO3
实验3中玻璃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Ca(OH)2+CO2=CaCO3↓+H2O;.
(2)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C→CO2;CH4→CO2;CO→CO2,通过比较归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代号)
A.三种转化关系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三种转化关系中C、CH4、CO都能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推进器中的燃料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2H4+N2O4═3N2+4X,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B.NO2C.NO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氯化钠C.熟石灰和生石灰D.碳酸钙和碳酸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如图所示),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它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指出她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3)小明认为小红的结论不准确,她认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这种可能是硫酸过量.
(4)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
(5)小明同学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C(填字母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立刻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将瓶中氧气耗尽.
b.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如方案二所示图),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误差少或无污染.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你探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
黑色固体可能是:a.碳粉   b.氧化铜  c.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3)查阅资料:①碳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②碳粉不和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于稀硫酸,而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为蓝色,③无水硫酸铜为白色,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4)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H2SO4(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是正确的,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物质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若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时说明猜想b是正确的.
若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蓝色时说明猜想c是正确的.
(6)如果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反应所生成的两种气体,应该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B装置,反之会有什么影响?从石灰水中通过,会带出水分,无法证明是否有水蒸气,当气体通过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体应该从a端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只有O2;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③④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装置B中浓硫酸可以用作干燥剂,用于吸水.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
(3)若小红提出的猜想①成立,则现象应为A中澄清石灰水不变化,C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实验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a内发生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试管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兴趣小组对实验后试管a内的固体成分发生了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a内的固体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小静同学认为该固体全部是铜;
小华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氧化铜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东同学认为该固体是铜与木炭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明同学认为该固体可能是铜、木炭和氧化铜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小华认为因为是充分反应,所以小明同学的猜想明显不成立
【查阅资料】稀硫酸是无色液体: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充分震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固体中有
氧化铜 
【反思评价】:小华同学的评价是正确的;
【定量探究】:现取炭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18g,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6g,经测定其中氧化铜有剩余,请通过计算确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各有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