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319  154327  154333  154337  154343  154345  154349  154355  154357  154363  154369  154373  154375  154379  154385  154387  154393  154397  154399  154403  154405  154409  154411  154413  154414  154415  154417  154418  154419  154421  154423  154427  154429  154433  154435  154439  154445  154447  154453  154457  154459  154463  154469  154475  154477  154483  154487  154489  154495  154499  154505  15451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一起称量,然后将盐酸和石灰水混合,充分反应后一起称量.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一起称量,然后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一起称量.
三个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反应前(g)4.8116.8118.4
反应后(g)8.0112.4118.4
①实验一的反应现象为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但往往在实验结束后再次称量固体时,发现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减小,可能的原因是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
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实验中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实验中没有称量反应物氧气的质量.
(2)将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后总质量为100g,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从图所示的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选择两种微粒比较完成下表内容.
 所选微粒 相同 不同
 ①A与B核内质子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②C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为验证单质碳与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信息】
①C、CO、H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还原性--能使金属氧化物失去氧元素变成单质金属).
②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如NaOH溶液、石灰水反应,而CO气体不能与碱溶液反应.
③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④白色无水CuSO4易吸水份变成蓝色固体,不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

(1)写出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观察到无水CuSO4都变成蓝色,实验中无水CuSO4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防止硬质试管炸裂.
(3)装置B的作用是将A中生成的绝大部分气体转化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4)装置C运用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5)装置D处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紫红色,说明D中反应生成物质有一氧化碳,E处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D中反应生成物质有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6)装置F处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气体具有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校课外学习小组为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下列探究实验产生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实验操作现象图示   
 燃烧条件 ①
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2)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根据生活中灭火的图示,说出下列生活中灭火的原理是?
 灭火图示用水浇灭砍伐树木防止火势蔓延
 灭火原理 ①
降低周围的温度
 ②
设置隔离带即移走可燃物
 ③
隔绝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用H、C、O、Ag、Hg、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中空格内容:
 (1)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银原子 ②两个氢分子 ③两个钙离子
2Ag 2H22Ca2+ 
 (2)请写出符号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水银 ②甲烷 ③生石灰
HgCH4 CaO 
 (3)用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物常温下是液体的化合反应 ②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图示是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充分溶解的过程图,对此溶解过程形成的溶液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
属于不饱和溶液
B.
属于不饱和溶液
C.
属于饱和溶液
D.
属于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装置中盛有足量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
【资料: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时固体减少.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K2CO3+2HCl═2KCl+H2O+CO2↑.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活塞或玻璃塞,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的现象:先有气泡冒出,打开A中活塞后,B中有部分变浑浊的液体被压入C装置中.
(4)C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bc(填字母).a.收集纯净气体b.添加固体药品c.调节C装置容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A,E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用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3)收集氧气时,若用C装置,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了氧气.若用F装置,进气口为②(填序号).
(4)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取氨气的装置是A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液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H2O2,DC,HH2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②B→G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②C→B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MnO2在A→B的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③.(选填图中②-⑤的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B(填序号).
A.杀死水中的细菌B.使泥沙沉积到底部
(3)步骤④中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