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699  154707  154713  154717  154723  154725  154729  154735  154737  154743  154749  154753  154755  154759  154765  154767  154773  154777  154779  154783  154785  154789  154791  154793  154794  154795  154797  154798  154799  154801  154803  154807  154809  154813  154815  154819  154825  154827  154833  154837  154839  154843  154849  154855  154857  154863  154867  154869  154875  154879  154885  1548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铜片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绿.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变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1、铜绿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能够与盐酸反应.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一些气体的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片变绿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1装置分别制取并收集气体于试管中,制取气体原理及收集气体等操作见下表.将收集好的气体,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4个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进行实验并持续观察实验现象.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甲中盛有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收集一试管气体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2甲中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收集一试管气体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3甲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收集半试管气体,再换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的装置,继续收集至一试管气体一段时间后铜片变绿
4甲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收集半试管气体,再换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的装置,继续收集至一试管气体,并向气体中加入适量浓硫酸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只与氧气和水接触,铜片不生锈.
(2)实验2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得出“铜片变绿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和3(填编号).
(4)实验4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5)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片变绿的条件是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
【讨论与交流】
(6)同学们猜想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此猜想所需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frac{1}{5}$.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试管内液面上升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4)某炼铁厂每天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400t,?每天需要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多少吨??如果改用含有杂质为25%的磁铁矿则需要多少吨这样的磁铁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I.将6.0g KClO3与2.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II.将x g KClO3与2.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II中x的值为6.0.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50.0g1%0.1g9mL
II50.0g2%0.1g16mL
III50.0g4%0.1g31mL
【数据处理及结论】
I.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C(填编号).

II.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分解得快.
?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a、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b、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c、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a的实验,现象与步骤a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a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fgh(填字母).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红砖粉末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实验开始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已知A-F为初中常见物质,D为大理石主要成分,E是工业上常用来制玻璃、造纸、洗涤剂的原料,部分反应为和生成物及条件已略去.
(1)A的化学式是CO2,E的俗名纯碱或苏打
(2)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A-F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3)图中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l3+-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B.3H2O-3个水分子
C.3H-3个氢原子
D.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有HCl和CaCl2残留)200克,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增加质量和加入药品质量的粗略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溶液增加质量最多的时候,C点为溶液质量减少最多的时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象分析】
①A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CaCl2+(NH42CO3=CaCO3↓+2NH4Cl;
②若加入的(NH42CO3固体中含有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则A点在关系图中将怎么移动?A
A.水平右移        B.右上方移动
C.向上移动        D.水平左移
(2)【图象计算】
①计算原先废液轴残留的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D点的横坐标为40.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时期,我国军民用硝酸钾、硫和木炭混合制造了大量土地雷,运用地雷战等游击战术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硝酸钾可用硝土与草木灰加水混合制得.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a(NO3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将硝土溶于水除去不溶物,加入适量的草木灰可以得到硝酸钾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NO32+K2CO3═CaCO3↓+2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科和小敏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图中标记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小科要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并收集O2,应选用上图中的C装置(填字母编号); 
(3)小敏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轴中反应,制CO2并检验CO2,能不能用火碱溶液代替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请说明理由.不能,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我们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发现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
(1)从物质分类角度来讲,青蒿素(C15H22O5)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2)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书中介绍“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原来古人用的是青蒿鲜汁.
屠呦呦由此意识到水煎青蒿效果不明显,问题可能出在“水煎”法上.请你猜想一下“水煎”肯能对青蒿中有效成分有何影响?“水煎”高温会破坏有效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的物质循环转化,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一定不包括(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