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700  154708  154714  154718  154724  154726  154730  154736  154738  154744  154750  154754  154756  154760  154766  154768  154774  154778  154780  154784  154786  154790  154792  154794  154795  154796  154798  154799  154800  154802  154804  154808  154810  154814  154816  154820  154826  154828  154834  154838  154840  154844  154850  154856  154858  154864  154868  154870  154876  154880  154886  15489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甲、乙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
C.参与反应的硫酸质量甲<乙D.参与反应的金属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就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如图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在装置连接完成后,实验的第一个步骤是气密性检验.
②老师指出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应如何改进?d后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2)关闭K2开启K1,将d连接a,①已知c瓶装浓硫酸,b瓶中应装B(填序号).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石蕊溶液D.碳酸钠溶液
②d连接a的目的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
(1)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还需要观察试管BC(选填试管编号),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AD的目的是探究铁在盐溶液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2)小组同学思维拓展: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金属与酸接触的面积不同,
(3)将过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就以下物质的鉴别方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B.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
C.有酚酞溶液,就能鉴别盐酸、Na2CO3和KNO3三种溶液
D.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致癌物质)的事实,某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请回答:
(1)制作泡菜时,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产生乳酸等物质,乳酸菌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实验过程:①确定浓度梯度:分别设计了浓度为3%、5%、7%的食盐溶液制作泡菜;②确定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先让亚硝酸盐与显色剂发生反应形成紫红色产物,再用比对颜色的方法估测出泡菜液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③根据检测方法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中,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为什么?白萝卜;避免植物中的色素对显色反应产生干扰;④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个实验组制作泡菜,3个实验组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毎组泡菜的制作(或培养、发酵)条件等相同.
(3)如图表示关于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关系的实验结果,据此实验结果可知,若在发酵时间达9天以后食用泡菜,那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最好是5%.
(4)设想:①先向含有亚硝酸盐(以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加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氮气、水和氯化钠;②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①过程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2↑+2H2O+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甲同学认为Ca(OH)2与CO2反应,而NaOH与CO2不能反应,因为实验室里检验CO2用Ca(OH)2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完全正确.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以下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1)[提出假设]:NaOH与CO2能反应
(2)[设计方案]: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②用如图装置(软塑料瓶和盖)与发生装置组装来收集干燥的CO2气体的做法是软塑料瓶瓶口向上,将导气管伸入到塑料瓶的底部
③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一步:向集满CO2软塑料瓶中注入少量的NaOH溶液立即选好盖子,振荡瓶子变瘪了NaOH溶液吸收了塑料瓶中的CO2气体.
第二步:取上一步中所得溶液,加入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所以假设成立.
(4)[总结与反思]实验室里NaOH溶液易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NaOH溶液应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8cm,宽l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充满纯净的O2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2充满纯净的CO2
3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4加入蒸馏水5mL (液面未浸没铜片),再充满O2
5加入经煮沸并迅速泠却的蒸馏水5ml,再充满CO2
6充入10mLO2,再充入10mLCO2
7加入蒸馏水5mL,再依次充入l0mLCO2和10mLO2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泠却的蒸馏水,原因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2)实验5的目的是探究铜生锈是否是铜与水和二氧化碳共同反应的结果.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铜生绣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反应.
【反思与评价】
(4)请写出一种防止铜制品锈蚀的方法涂油.
(5)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由此,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只需进行实验5、7(填实验编号),就可探究出铜生锈条件,理甶是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中含有碳、氢元素,由元素守恒可以知道,铜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和水参加反应,故只需要进行实验5和7即可知道铜生锈条件是否需要氧气的参加.
(6)与以上进行的实验对比,你认为铜片在通常状况的空气中,生锈非常缓慢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O2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CO2(或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
(3)根据如表数据,你认为上述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5~20℃.
温度范围/℃5~1010~1515~2020~25
活性氧含量/%13.9414.0215.0514.46
“鱼浮灵”的产率/%85.4985.7888.3883.01
注:活性氧含量是指产品中能转化为O2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测定】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产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
(4)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将生成的O2、CO2送入装置C、D,使其被完全使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5)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y的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12%,属于合格品(填“一等品”“合格品”或“不合格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2组是②④;请你利用其中1组试剂完成实验填充如表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因此三者的活动性:铁>铜>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面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Ⅰ】
(1)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将Fe粉溶于稀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验纯.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在湿润的空气中生成Fe(O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问题Ⅱ】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 )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兴趣小组称取此灰绿色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图1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
③2FeSO4$\frac{\underline{\;450℃-500℃\;}}{\;}$Fe2O3+SO2↑+SO3
④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
⑤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前通N2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出.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溶液褪色,则通入到装置C中的气体为SO2.(填“化学式”)
②图中E点对应的ml=6.08.
③图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3.2g.
④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3O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Fe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