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725  154733  154739  154743  154749  154751  154755  154761  154763  154769  154775  154779  154781  154785  154791  154793  154799  154803  154805  154809  154811  154815  154817  154819  154820  154821  154823  154824  154825  154827  154829  154833  154835  154839  154841  154845  154851  154853  154859  154863  154865  154869  154875  154881  154883  154889  154893  154895  154901  154905  154911  15491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  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1).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测定导电性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与镁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氢离子(H+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  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  通过调节活塞民,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  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  氢气体,其操作是打开K1、K2,与K2处导管口连接并通入干燥的HCl气体,集满后,先关闭K2,再关闭K1.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K1导管口处有大量白雾出现现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化氢气体  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地注入盛有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
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方案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
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假设成立.
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更科学.
②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③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应.(或热的浓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刺激性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请回答:
(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
集气瓶内气体被消耗,导致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压入集气瓶;
(2)如果镁条只是和氧气发生反应,则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应不超过集气瓶体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约是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提出假设】氮气与镁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
(3)【交流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关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条即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I.石墨棒;II.铝箔.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不变红,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对比试验(或控制变量法).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Al大于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 $\frac{\underline{\;高温\;}}{\;}$Al2O3+3Cu.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a、b、c分别是HX、H2Y、H3Z三种酸中的一种)(  )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
C.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
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小明同学用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2g.试计算:
(1)小明共制取了4.8g氧气;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都是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引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上称量,天平不平衡,发现反应后的质量比之前质量增加了,你猜测原因可能是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小气球胀大产生浮力,使得天平不平衡,此实验中锥形瓶底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降落下来炸裂瓶底.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给予解释: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O2向空气中逸出,使得天平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4)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试管上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是氢气.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3)水通电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符号是H2O,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类型).
(4)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123456789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56575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3136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填“易”或“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Na,此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2O;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S2-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阴离子(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