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919  154927  154933  154937  154943  154945  154949  154955  154957  154963  154969  154973  154975  154979  154985  154987  154993  154997  154999  155003  155005  155009  155011  155013  155014  155015  155017  155018  155019  155021  155023  155027  155029  155033  155035  155039  155045  155047  155053  155057  155059  155063  155069  155075  155077  155083  155087  155089  155095  155099  155105  15511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Ⅰ.电解水
Ⅱ.向一定量硫酸铜溶中不断加入铁粉
Ⅲ.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Ⅳ.用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①有催化剂、②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氧气.
A.Ⅰ、ⅡB.Ⅰ、Ⅱ、ⅢC.Ⅱ、ⅣD.Ⅰ、Ⅱ、Ⅲ、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已知M物质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2030405060
溶解度/g物质M32.237.440.450.455.2
氯化钠(NaCl)35.735.83636.336.6
(1)从海水中提纯食盐通常采取风吹日晒的方法,这是因为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选填“大”或“小”)
(2)从表中数据中选择,25℃时,M物质的溶解度应不低于24.4%
(3)根据表分析,若要在某一温度下,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M和NaCl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所在的范围是20~30℃
(4)如图,烧杯中盛放着30℃的M的饱和溶液,试管中有适量水,向试管中加入一种固体,过一会儿烧杯底部都有少量M的晶体析出,则试管中加入的固体可能是ACD(填字母)
A.冰块     B.氯化钠    C.干冰     D.硝酸铵    E.氢氧化钠
(5)M物质与下列物质混合(两者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液的是AC(填字母)      A.碳酸钙      B.食盐      C.铁粉      D.硝酸钾
(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M或改变温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相应的溶液①②③④⑤这些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①②⑤(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漏斗.
(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碳酸钠.
(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4)“操作3”的名称是蒸发.
(5)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使氯化钙完全反应
(6)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查阅资料】
(1)白磷和红磷燃烧,都能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
(2)白磷的着火点40℃,常温下在空气中也能与氧气反应;红磷的着火点240℃.
【进行实验】小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温度有关.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和④(填序号)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2)实验③和④(填序号)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反思与评价】以上四个实验中,实验①(填序号)省略不做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拓展延伸】白磷在储存时必须注意低温、防止与氧气接触.少量时可保存在水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颖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使吸滤瓶内气体体积膨胀.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原因是:质量守恒定律.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生成物中没有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发现问题]小娟发现在小军的实验中,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又变成无色.
[深入探究]实验三:探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小娟经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1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2取三份实验1所得溶液分装于三支试管中是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②第二份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③第三份中先加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②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③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①称取3.9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②待不再产生气体,10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①测得氧气体积为185mL左右
②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74mL氧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1)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除了小军写出的反应外还存在另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O2+2H2O═2NaOH+H2O2
(2)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猜想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H2O2,请你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在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直到无气体产生时,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3)根据实验3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frac{1}{3}$发生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可知,常见的盐溶液中,Na2CO3溶液、K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NaCl溶液显中性,CuSO4溶液、FeCl3溶液显酸性.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稀盐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该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足量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溶液不变色,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氢氧化钠易在空气中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计算:实验室中用13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取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8mL水时,需要的仪器是:规格为1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
(2)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若加入的二氧化锰过多,制的氧气的质量会不变(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