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246  155254  155260  155264  155270  155272  155276  155282  155284  155290  155296  155300  155302  155306  155312  155314  155320  155324  155326  155330  155332  155336  155338  155340  155341  155342  155344  155345  155346  155348  155350  155354  155356  155360  155362  155366  155372  155374  155380  155384  155386  155390  155396  155402  155404  155410  155414  155416  155422  155426  155432  15544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现有BaCl2溶液、A溶液、B溶液,为了除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MgSO4,(1)先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滤出沉淀得滤液M;(2)在滤液M中加入稍过量A溶液,滤出沉淀得滤液N;(3)在滤液N中加稍过量的B溶液,滤出沉淀后再加稍过量的C溶液加热蒸发至析出晶体.则A是氢氧化钠,B是碳酸钠,C是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H2O;
(2)熟石灰和稀硫酸:Ca(OH)2+H2SO4=CaSO4+2H2O;
(3)稀盐酸和氢氧化铝固体:Al(OH)3+3HCl═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能将氢氧化钙、氯化钠和盐酸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I的化学式为CaCO3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OH)2=Cu(OH)2↓+BaSO4↓;
(3)上述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KCl中含有少量的K2SO4和MgCl2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可以先将含杂质的KCl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经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稍过量的碳酸钾溶液.经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溶液.最后,经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HCO3→CO2B.KNO3→K2CO3C.CO2→CaCO3D.CaCO3→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加热2.86g结晶碳酸钠(Na2CO3•xH2O),除去结晶水后,剩余粉末质量为1.06g,则晶体中x的值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O(气)=CO+H2
(3)第③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SO3..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是原料全部被产品消纳(或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或原子利用率100%等),实现“零排放”(或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6)甲醇(CH2OH)是基础化学原料,制备原理为CO+2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压}$CH3OH.当消耗5.6kgCO时,计算生成甲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2H2;(2)氩气Ar;(3)2个铵根离子2NH4+
(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7}{Mn}$O4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了如图实验:
【给出资料】M是一种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实验目的】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Al>Cu>M;
猜想Ⅱ:Al>M>Cu;
猜想Ⅲ:M>Al>Cu.
【进行实验】
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或氧化膜.
第二步:老师按照如图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填写如下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想象 实验结论
 铝丝插入装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图甲) 铝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Al>M
 M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颜色
由蓝色变为无色.
 M>Cu
 铝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Al>Cu
第三步:根据表格,可判断猜想Ⅱ正确.
【交流表达】
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出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然后经同学们讨论后大家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丙(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探究金属M.、铜、铝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方法外,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等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