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659  155667  155673  155677  155683  155685  155689  155695  155697  155703  155709  155713  155715  155719  155725  155727  155733  155737  155739  155743  155745  155749  155751  155753  155754  155755  155757  155758  155759  155761  155763  155767  155769  155773  155775  155779  155785  155787  155793  155797  155799  155803  155809  155815  155817  155823  155827  155829  155835  155839  155845  1558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商代的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如图,标志着我国在3000年前青铜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属于合金(选填“单质”或“合金”).
(2)“湿法炼铜”的原理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为:Fe>Cu(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老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气球胀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A(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
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
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镍.
②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CO2(CO)足量O2点燃
BNaOH(NaCl)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KCl( KClO3 )少量MnO2加热
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1)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它们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2)钛(Ti)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被美誉为“明星金属”,可利用如下反应制得:2Mg+TiCl4=2MgCl2+Ti.现有24t镁,计算生成钛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二氧化碳在镍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烷的工艺流程如图:
(1)增加镍粉的用量对甲烷的产量无影响.(填“有”或“无”)
(2)写出上述工艺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4H2$\frac{\underline{\;300℃\;}}{镍粉}$CH4+2H2O.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意义是减缓温室效应,增加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1(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第2周期第ⅢA族元素符号是B.
(2)第3周期中的一种金属元素是钠(或镁或铝),其离子符号是Na+(或Mg2+或Al3+).
(3)地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5)如图2是第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电子(填“得”或“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甲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化学式是CO,具有可燃性(填化学性质).
(2)乙很不稳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名称是碳酸,转化⑥属于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转化⑦对应的是A、B、C、D四图中的B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与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

(1)从微观上看,1个甲分子里含有6个氢原子;从宏观上看,甲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2)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乙,属于氧化物的是丙、丁.
(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4)甲物质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是生命之源,请你解决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早晨,喝一杯温开水,有益健康.这杯水比自来水的硬度低.
(2)自来水来之不易,它是水厂经过一系列处理得来的,如图1所示:
①吸附池中可加入的物质是活性炭(填名称).
②消毒剂可用二氧化氯(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3)对水的认识和利用永无止境.如图2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试管1(填“1”或“2”)收集到氢气,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燃料,原因是热值高、无污染等;通常可用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