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872  156880  156886  156890  156896  156898  156902  156908  156910  156916  156922  156926  156928  156932  156938  156940  156946  156950  156952  156956  156958  156962  156964  156966  156967  156968  156970  156971  156972  156974  156976  156980  156982  156986  156988  156992  156998  157000  157006  157010  157012  157016  157022  157028  157030  157036  157040  157042  157048  157052  157058  15706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郑徐高铁已于去年 9 月开通,使得郑州到上海只需 5 个小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高 铁的修建需要使用大量金属材料.
(1)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一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为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B装置的优点为控制反应速率,请写出一个用 A 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气体可用C或E装置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校研究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等到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发现水进入到集气瓶中.请回答:
(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红磷燃烧过后,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选填“增多”或“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水能进入集气瓶;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反应产生的热量,加快冷却速率.
(2)若实验操作步骤全部正确,且装置不漏气,那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上方空气容积的20%;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是P2O5(填化学式).
(3)李妍同学又用镁条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成后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于是她推测是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与镁条发生了反应.李妍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氮气与镁条也能反应.于是她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提出新问题】镁条能否在氮气中燃烧呢?
【设计实验】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镁条在氮气中燃烧发出暗红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结论】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写出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氮为-3价)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反思】通过上述探究,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3)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水.图C中铁制品表面的锈层可用稀酸清洗除去,写出稀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探究空气的组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了解空气生活将更美好.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

(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③实验分析:
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写一点即可)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B装置,连接处细玻璃管内放有铜丝,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30mL24  mL6 mL
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2030405060
KNO3溶解度/g31.645.863.985.5110
NaCl溶解度/g36.036.336.637.037.3
A.20℃-60℃,NaCl和KNO3溶解度可能相等
B.40℃,NaCl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降温可以将两种物质的接近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60℃,等质量NaCl和KNO3溶液中,KNO3溶质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配制过程中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量取②计算③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④混匀.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②①④③(填序号)
(2)经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9.8g,应向浓硫酸中加水的质量为39g.
(3)量取上述所需体积的浓硫酸选用的仪器为A(填字母).
A、10mL量筒 B、100mL烧杯  C、50mL量筒  D、托盘天平
(4)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
(5)实验室用45g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硫酸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变为10%,则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根据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KNO313.331.663.9110.0169.0246.0
NaCl35.736.036.637.338.439.8
①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20~40℃.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该温度下,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5.8g.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加热.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④60℃时,对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如A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E(填“>”或“<”或“=”,下同),溶液不饱和的是 C(用A、B、C、D、E填空),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1)“秦砖汉瓦”常指秦代的各种画像砖和汉代各种纹饰的瓦当,它们代表了秦汉时期建筑用陶的高度发展水平,陶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和铝的盐类,硅、铝的元素符号分别是Si、Al.
(2)3000多年前,我国已能用孔雀石炼铜,西汉的《淮南万毕术》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其化学原理:Fe+CuSO4═FeSO4+Cu.
(3)中国丝绸,以其柔美的质地,绚丽的色彩、飘逸的风格和精美的纹饰,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优雅与精致,丝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
A、纤维素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4)著名的中国画和书法被全世界收藏家视若珍宝,中国书画能长期留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纸和墨的成分和品质,中国古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同学们在实验室用100g水配制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计算实验中需要称量硝酸钾的质量为30g.
(2)甲组同学所用的硝酸钾中混入了少量氯化钠,他们按(1)小题计算的质量称取固体物质,则配制的溶液不是(填“是”或“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3)乙组同学用纯净的硝酸钾配制溶液,正确称取了所需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如图是他们量取水时的实验操作,该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ABD.
A、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溶液质量偏小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剂质量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