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7057  157065  157071  157075  157081  157083  157087  157093  157095  157101  157107  157111  157113  157117  157123  157125  157131  157135  157137  157141  157143  157147  157149  157151  157152  157153  157155  157156  157157  157159  157161  157165  157167  157171  157173  157177  157183  157185  157191  157195  157197  157201  157207  157213  157215  157221  157225  157227  157233  157237  157243  15725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原文作者王旭峰,有删改)
                                                                非油炸=更健康?
“非油炸,更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油炸这种加工烹调方式确实不利于健康.油炸食品中油脂的含量都比较高,会带来过多的能量,从而导致肥胖.淀粉、蛋白质在油炸时,容易产生杂环胺和丙烯酰胺等致癌物.此外,油炸的温度往往较高,不利于食物中对热敏感的维生素的保存.那么非油炸食物就一定健康吗?就一定意味着低脂肪吗?
  传闻1  非油炸食品不含油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应小于25g.人体除了从每日食用油中摄入外,还会从一些零食中摄入,比如薯片等.随机选取了净含量都是104g的非油炸和油炸的薯片,其营养成分如下:
表1 油炸薯片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30g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680kJ8%
蛋白质1.5g3%
油脂9.9g17%
16.6g6%
190mg10%
表2 非油炸薯片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100g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2112kJ25%
蛋白质4.4g7%
油脂25.8g43%
63.7g21%
782mg39%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非油炸食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油脂.油炸是用油热干燥处理,油炸食品油脂含量较高,水分含量较低.非油炸的原理与烘焙相似,主要指先用食用油喷淋,然后再用热风烘干.从营养角度来说,烘干过程由于温度较油炸低,损失的营养素要小一些,所含热量也相对低一些.
   传闻2  非油炸食品不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丙烯酰胺的标准为每千克食物中不超过1mg.丙烯酰胺这种物质会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油炸和烧烤时出现,无论是什么制作工艺的炸薯条、炸土豆片,油炸和非油炸方便面等,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但是很多的检出量都远低于1mg/Kg.
   所以,油炸与否不是判断食物健康与否的唯一依据.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看食物的配料表,通过看配料表你会发现这个食物是由哪些原料加工而成.其次,要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表格更加直观的表明了食物中的热量以及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同样类型的食物,油脂含量越高,越不利于健康;热量越高,越不利于健康;食盐含量越高,越不利于健康.再次.要看食物的加工方法,我们要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这样的食品营养素的保存率最高,也最安全.此外,还应该多关注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等成分,尽量选择天然一些、构成简单一些的食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炸食品不利于健康的表现有油脂含量高,导致肥胖.(写出一条即可)
(2)非油炸与油炸工艺的主要差别是油炸是用油热干燥处理,油炸食品油脂含量较高,水分含量较低.非油炸的原理与烘焙相似,主要指先用食用油喷淋,然后再用热风烘干.
(3)等质量的非油炸和油炸的薯片中,油脂含量高的是油炸薯片.若吃文中介绍的非油炸薯片,只需要吃1袋(取整数),获得的油脂就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
(4)我们选择加工食物的依据是ABCD.
A.配料表      B.添加剂的种类      C.加工方法      D.营养成分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粗略的测定空气的组成,其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frac{1}{5}$.
(2)实验2中,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为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
(3)某小组进行实验3时,发现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原因是反应后称量的不是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已知: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某纯碱样品中混有部分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钱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0.0g放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发现试管中样品质量减少1.2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CO2的质量为0.88g.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mg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为ng.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n}{197m}$×100%(用m、n表示).
②钙离子和钡离子都可以使碳酸根离子沉淀完全,但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会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原因是①Ca(OH)2微溶于水,可能影响沉淀质量,②BaCl2比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2)乙同学的方案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②请你指出乙同学方案的装置中存在会使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的缺陷是没有在气体的发生装置前面加装通空气(经过碱液)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A稀硫酸和铜片水和硝酸铵固体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水和浓硫酸
C双氧水和MnO2NaOH溶液和CO2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AgNO3溶液和稀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有关同位素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它们的其它性质有很大差别
B.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氢有氕(${\;}_{1}^{1}$H)、氘(${\;}_{1}^{2}$H)、氚(${\;}_{1}^{3}$H)3 种同位素原子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B.称量药品C.
测定溶液pH
D.
检查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现进行如下操作:

(1)步骤Ⅱ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请再写出两种玻璃仪器).
(2)溶液C中的溶质是FeSO4.(填化学名称)
(3)现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B.甲和乙C.D.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