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7551  157559  157565  157569  157575  157577  157581  157587  157589  157595  157601  157605  157607  157611  157617  157619  157625  157629  157631  157635  157637  157641  157643  157645  157646  157647  157649  157650  157651  157653  157655  157659  157661  157665  157667  157671  157677  157679  157685  157689  157691  157695  157701  157707  157709  157715  157719  157721  157727  157731  157737  15774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下列物质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可以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的是C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控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
B.
镁条燃烧
C.
煅烧石灰石
D.
把一定质量的铜片加入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下图),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寻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
猜想I: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I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IV: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查阅资料】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71311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在该温度下不能达到10%.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NaCl.
(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OH、Na2CO3
【获得结论】
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NaOH,且已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期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表列出了氯化铵(NH4Cl)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01020304050
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
A.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3.3g氯化铵固体
C.3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4%
D.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或Na2CO3,并完成如表.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止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含Na2CO3
 取Ⅰ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产物不含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2040506080
溶解度(g/100g 水)NaCl36.036.637.037.338.4
NH4Cl37.245.850.455.265.6
KNO331.663.985.5110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36.6g.
③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1)A溶液为不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C(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C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D.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填一种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图象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图表示煅烧石灰石
B.
图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性
C.
图表示向NaOH溶液中加水
D.
图表示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