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7584  157592  157598  157602  157608  157610  157614  157620  157622  157628  157634  157638  157640  157644  157650  157652  157658  157662  157664  157668  157670  157674  157676  157678  157679  157680  157682  157683  157684  157686  157688  157692  157694  157698  157700  157704  157710  157712  157718  157722  157724  157728  157734  157740  157742  157748  157752  157754  157760  157764  157770  15777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a锥形瓶.
(2)B图的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若用E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其中Ⅰ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填名称),并将图E补充完整.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F图所示.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C(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
说明:①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装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a.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取CO2.装置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装置Ⅰ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请将图Ⅱ补充完整;若在Ⅱ中放入澄清石灰水,还可用于检验CO2
b.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如图表示的是初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C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H是同种类别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CaCO3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除铁锈.
(3)写出G和A的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4)上述反应中除了D和F可以相互转化外,还有哪些物质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CaCl2---CaCO3、Na2CO3---CO2
(5)A~I这9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物质类别中的单质(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或天然气,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
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1)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相同条件下,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天然气,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天然气不能充分燃烧,可能生成有毒的CO.
(2)家庭煤气管常用硬质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塑料管,塑料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3)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的某些性质见表:
乙烷丙烷丁烷
熔点/℃-183.3-189.7-183.4
沸点/℃-88.6-42.1-0.5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丁烷遇冷凝结为液体使管道内气流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结果精确到0.1%);
(2)50℃时,将甲、乙、丙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4)要配制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CO2和H2O(填化学式);
(2)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4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等质量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混合
C.③向装有一定量铁粉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D.④稀释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H4Cl、Na2SO4、KNO3B.NaCl、Na2CO3、Na2SO4
C.BaCl2、K2SO4、NaOHD.FeCl3、Ba(NO3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
B.
固体的取用
C.
点燃酒精灯
D.
测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取一个纸杯,在底部开一个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通过此实验可知氢气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2)B中氢气燃烧会产生淡蓝色颜色的火焰,并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3)请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是:氢气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热量大量聚集,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发生爆炸,纸杯被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表对部分知识整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材料B、化学与健康
①塑料、合成橡胶和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②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①Fe、F、Se、K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人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蛋白质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能源
①为了安全,进入煤窖,要进行灯火实验
②家用燃气使用天然气时,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下方
①酒精和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将石油加热炼制得到不同的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