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 自色沉淀B是BaSO4(或硫酸钡) |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 |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或氯化钠) |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 无明显现象 | |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取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中含有溶剂质量最少的是a溶液 | |
B. | ![]()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c点和d点对应溶质种类相同,金属单质种类也相同 | |
C. | ![]() 在室温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 |
D. | ![]() 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做反应A→B的实验,要先通入一种气体再加热A | |
B. | 反应B+C→是湿法冶炼金属的先驱 | |
C. | D→E只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
D. | A与F反应后的溶液为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 |
B. |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 |
C. |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 |
D. |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uphos属于有机化合物 | |
B. | Buphos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08:49:31 | |
C. | Buphos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 |
D. | Buphos燃烧后生成物是CO2、H2O和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污水净化过程中,要经过测pH、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步骤 | |
B. | 无色无味的废液都是无毒无害的,可以直接排放 | |
C. | 排放的废水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水华”和“赤潮”现象 | |
D. | 经过净化的污水可以利用太阳能分解获得氢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 |
C. | 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了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
D. | 向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能析出白色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降低了空气中PM2.5 | B. | 减缓了飞舞的杨絮对行人的危害 | ||
C. | 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 D. | 增大了酸雨降落的可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