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026  158034  158040  158044  158050  158052  158056  158062  158064  158070  158076  158080  158082  158086  158092  158094  158100  158104  158106  158110  158112  158116  158118  158120  158121  158122  158124  158125  158126  158128  158130  158134  158136  158140  158142  158146  158152  158154  158160  158164  158166  158170  158176  158182  158184  158190  158194  158196  158202  158206  158212  15822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目的、方法、现象、结论有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現象实验结论
A鉴别硫酸钾和氮肥硫酸铵分别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有刺激性氨味
b、无
a、是硫酸铵
b、是硫酸钾
B除去氮气中的混有的水蒸气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氢氧化钠作为干燥剂吸收了水蒸气
C探究燃烧的条件3个对比实验
前两个不燃烧,后者燃烧可燃物燃烧同时需要02和达到可燃物质着火点
D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在燃烧匙里放入适量硫,加热,直到开始燃烧,一会儿后,伸进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色火焰产生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NO3-Cl-SO42-CO32-PO43-
H+溶、挥溶、挥溶、挥
K+
Na+溶溶
Ba2+
Ca2+
Cu2+-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徽”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1)CaCO3属于不溶物(填“可溶物”、”徽溶物”或“不溶物”).
(2)表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有3种.
(3)在溶液中,磷酸钠与氯化钙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2Na3PO4+3CaC12=Ca3(PO42↓+6NaCl
(4)某同学将盐酸倒入Ba(OH)2溶液中,得到溶液甲.
①溶液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3种.
②实验设计:探究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a.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盐酸
方案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是否有气泡产生
b.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Ba(OH)2
方案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2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Cu(NO32溶液是否产生蓝色沉淀
3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方案编号并说明理由:3,溶液中含有BaCl2,不论是否含有Ba(OH)2均会产生白色沉淀.
③欲从溶液甲中获得纯净的BaCl2固体,应采取的简单操作是测溶液甲的pH,若pH≤7,蒸发结晶;若pH>7,向溶液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pH≤7,再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1)用集气瓶收集3-4瓶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氧气. (2)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到澄清石灰水,震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大量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如图所示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甲是原子.
(2)在氮气、水、汞、氯化钠、铁,这五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汞、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氮气、水.
(3)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酒精灯.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1O3$\frac{\underline{MnO_2}}{△}$2KC1+3O2↑,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在装置④中盛放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兴趣小组做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锌粒进行实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了验证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KMnO4吸收.并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事实与结论:
①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品红溶液变无色,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SO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2H2O+SO2↑.
②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随着浓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2)反思与评价:
小明认为,工业上可用锌粒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锌溶液.小红认为不适宜,她的理由是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只用试剂水,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A.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B.液体:浓盐酸、植物油、浓硫酸
C.固体:高锰酸钾、硫酸铜、氯化铁D.固体:硫酸镁、硝酸钾、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B.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单质
D.它们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常温下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a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明明同学在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时,发现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请回答: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明明说:“天平发生偏转是因为红磷不足”.明明的说法你认可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若不认可,你认为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