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027  158035  158041  158045  158051  158053  158057  158063  158065  158071  158077  158081  158083  158087  158093  158095  158101  158105  158107  158111  158113  158117  158119  158121  158122  158123  158125  158126  158127  158129  158131  158135  158137  158141  158143  158147  158153  158155  158161  158165  158167  158171  158177  158183  158185  158191  158195  158197  158203  158207  158213  15822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30g氢气,需要这三种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
A.镁>锌>铁B.镁>铁>锌C.锌>铁>镁D.铁>镁>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Ag+、Cl-、Fe2+、NO3-B.CO32-、K+、Na+、Cl-
C.Cu2+、OH-、SO42-、Ba2+D.NH4+、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B、环保与安全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材料
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防骨质疏松
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
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7年的5月30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端午粽飘香”,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其主要成分是(  )
A.淀粉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A、B两只质量不等的烧杯各放入质量不等但均含有9.8g溶质的硫酸溶液,分置于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不平衡.再分别在A、B两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铁粉和锌粉,反应停止后,发现天平平衡,则
①反应前A、B两烧杯(含内置硫酸溶液)的最大质量差是0.0277g.
②此情况下,铁粉和锌粉质量的取值范围是大于0且小于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g氢气和8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为9g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②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CO2
(2)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氨盐水显碱性,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2℃时,氯化钠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夏天温度升高,水分蒸发,所以碳酸钠不易析出而氯化钠容易析出;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从溶液中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碳酸钠.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三,理由是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的盐酸完全反应.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食盐水阳离子符号Na+
(2)符号“O2”表示的微观含义,①1个氧气分子,②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打开止水夹,向Ⅰ中液体加入一种黑色固体、Ⅱ中液体加入白磷.
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且Ⅱ中白磷燃烧.
①写出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Ⅱ中白磷燃烧的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
(2)打开止水夹,向Ⅰ中稀硫酸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但Ⅱ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无其它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Ⅱ中液面上升,并产生气泡.
①关闭止水夹前,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②上述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理由是能,因为关闭止水夹后,Ⅰ中含有硫酸的液体进入Ⅱ中,产生气泡,是由于硫酸与碳酸盐发生
了反应,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了新物质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