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313  158321  158327  158331  158337  158339  158343  158349  158351  158357  158363  158367  158369  158373  158379  158381  158387  158391  158393  158397  158399  158403  158405  158407  158408  158409  158411  158412  158413  158415  158417  158421  158423  158427  158429  158433  158439  158441  158447  158451  158453  158457  158463  158469  158471  158477  158481  158483  158489  158493  158499  15850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CO2的质量.
(2)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
(3)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请回答:

(1)写化学式:CH2O,DCO2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用于灭火(或用作温室中的气体肥料或用作化工原料等).
(4)若E只含两种元素,则E的化学式为CH4,它是天然气(填一种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活动.
(1)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如图1)

①请写出 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用 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③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①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图2中的D(选填编号).

②制取装置如图3所示
i 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y(选填“x”“y”或“z”)处.
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
④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温.
(3)比较装置 I和 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E(选填编号).
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5g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g,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反应时间/s20406080100
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g137.8135.6134.5m134.5
(1)表中的“m”为134.5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碳单质所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以石墨为原料制造人造金刚石
B.用铅笔芯在纸上写字,铅笔芯变短了
C.将金刚石加工琢磨成钻石
D.将活性炭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据报道,2003年8月齐齐哈尔“8.4中毒事件”所涉及的毒气经我国防化专家确认是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毒剂(芥子气,化学式为C4H8Cl2S)所致.试问: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共有15个原子.该物质中C、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其摩尔质量是159g/mol,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l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A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是不可能的,理由是B烧杯中本来就有水,开始B烧杯中的溶液不变红就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min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不变色氨气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二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成红色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三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为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其名称为容量瓶)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仪器中的现象是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继续向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仪器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液面明显低于(选填“高于”或“低于”)刻线,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12mL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情况为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8mL刻度处;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